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導演時代> 第461章戰爭戲份結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1章戰爭戲份結束 (3 / 4)

戰術總結起來,就是大機動、大埋伏、大穿插、大迂迴、大包圍,最後達成大殲滅。

雖然因火力嚴重不足沒有達到大殲滅的目的,卻將戰線從鴨綠江邊推到了37度線。

要做到這一點,戰術執行能力,意志力,士兵的戰術素養,基層指戰員的指揮能力,缺一不可。

也就是經歷了抗戰和街坊戰爭洗禮的志願軍,能夠做到了,不單單是打雞血的事。

可以說,那就是一群在五十年代,拿著四十年代武器的21世紀現代化輕裝陸軍。

晝伏夜出,拉近距離,這是其中一場戰爭戲。

第二場戲就是米軍的應對策略,畢竟李謙不會去貶低米軍,當時米軍已經世界第一強國了,故意貶低對方就是騙自己。

米軍面對大機動、大埋伏、大穿插、大迂迴、大包圍的戰術,選擇最大化地發揮火力和機械化優勢。

防守時,與志願軍拉開距離,不計彈藥量,持續不斷地用“火海戰術”猛烈打擊志願軍進攻的矛頭。

撤退時,撤退距離恰好等於志願軍一個晚上行軍的距離,當志願軍追擊上來又是白天了,不但避開了志願軍夜戰的長項,還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火力和空中優勢,迫使火力嚴重不足的志願軍在白天作戰,以短擊長,付出慘重代價。

如此一來,志願軍攻擊時打不著敵人,撤退時甩不掉對手,始終被對手粘著打、貼著打、攆著打、追著打。

第三場戰爭戲,就是應對米軍戰術的“潛敵接伏”戰術了。

頭天夜晚派部隊進入敵陣地前沿潛伏,第二天整個白天都要在敵人眼皮子底下隱蔽,到第二天夜幕降臨後開始發起進攻,迅速接敵,掩護後續部隊衝鋒。

這一場戰鬥,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將3500多戰鬥人員潛伏在敵軍陣地前沿,人員最近距敵不到60米遠,整個潛伏部隊都處在對方的射程和火力網之內,敵人在60度到70度的山坡上從上往下扔手榴彈,就可以扔到潛伏區內,而火炮也僅距敵幾公里。

這麼大場面,不好拍,李謙把這個縮小了,就是男主角所在的三連,一百人,潛伏在敵軍的眼皮子底下一天一夜,第二天晚上才悍然發起進攻,出其不意全殲米軍一個主力師,擁有重火力的整編連隊。

這個戰術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怎樣秘密進入潛伏陣地?進入過後的吃喝拉撒、咳嗽等一系列問題怎樣解決?都不是尋常軍隊能做的。

對手經常會對可能的潛伏地點進行火力偵察,傷亡是避免不了,而且根本無法救援。

受傷戰士必須一動不動地堅持下去,不能暴露目標,只要一人暴露,整個潛伏部隊都將傷亡。

大家熟知的邱邵雲,就是在潛伏中被對方打來的偵察燃燒彈引起的大火活活燒死的。

潛伏過程也有一場類似的戲,有戰士因為敵軍火力偵察而受傷,就這樣在原地一聲不吭趴了一天一夜,流血過多而死。

身為衛生員的男主角,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幕,無能為力。

其實要不是怕太血腥,李謙乾脆拍有人腸子被炸出來,偷偷的塞進去,繼續潛伏了。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不過也得考慮到觀眾的感受,而且說不定會因為太血腥被斃掉。

這也不是戰爭片,主題還是愛情片,不能破壞整體風格,所以戰爭場面儘量以勝利和感動為主。

戰術、勝利、感動,就是這些戲份的重點。

接下來,一月中旬,劇組迎來了最慘烈的松骨峰阻擊戰的拍攝。

這場大戰的戲份長達五分鐘,其中除了一分鐘的大全景之外,剩下四分鐘就是三連陣地的戲份了。

這裡的主角就是陳昆、段奕洪和張益三人了。

先拍了大全景,坦克裝甲車、飛機全都上,畢竟這是一場阻擊殲滅戰,敵人在瘋狂撤退。

與其說撤退,不如說是逃跑,為了求生而逃跑,那當然會瘋狂地進攻了。

這一分鐘的戲份,就是各式重武器,坦克、裝甲車、大炮、飛機的輪番對轟了。

細節上就是三連陣地,不斷奔波的衛生員陳昆,狙神張益,指揮戰鬥的段奕洪,以及更多無名英雄戰鬥、犧牲的鏡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