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不遠處一輛小車嗖地一下停在了李謙工作室門口。
埕亮的光頭從主駕駛下來,副駕駛上下來一個年輕人,手上拿著一個資料夾。
光頭對年輕人道,“老楊,待會就看你的了。”
“嗯,徵哥放心吧。”年輕人應了一句,好像不太健談。
這性格,徐徵,也就是大光頭心裡暗自搖頭。
三個月前,徐徵偶然從一個朋友那裡看到了《夜店》這個劇本,覺得男主角何三水這個角色很適合自己,細問之下,和劇本創作者楊青取得了聯絡,
但是三個多月了,楊青依然沒有找到投資商,願意投資這部電影,哪怕只需要兩三百萬成本而已。
後來他才知道,楊青根本不像別人一樣,拿著劇本和策劃書,主動去一家一家地找,去說服電影公司投資。
《夜店》這個劇本寫好半年多了,楊青唯一做的自我推銷,只是把劇本挨個個地發給各個影視公司郵箱裡,和一些製片人郵箱裡。
甚至,只是一個劇本,什麼話都沒留,就說明需要投資的意思,把劇本發給別人,等迴音。
顯而易見,沒有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個製片人看中這個劇本。
一個從不會拿著劇本四處遊說的新人,能拿到投資就是怪事了。
不過徐徵確實喜歡這個卻色。於是這幾個月就跑前跑後,替楊青去各個公司拉投資。
這世界上估計沒有我這樣的演員了。
徐徵暗自嘆了口氣,一個演員,操心起來電影投資的事,跑的公司,見過的製片人比導演還多的多。
就楊青這個孤傲的性格,每次引薦給投資商都沒有下文了,徐徵都快不抱什麼希望了。
希望這次李謙能慧眼識珠,看到這個劇本的優點吧。
能給兩個沒有學過導演的新人投資電影,而且都票房大賣,至少說明李謙的眼光是極好的,而且作為一個導演,他應該最看重的是專案本身。
來到工作室裡,說明身份和來意,被帶到一間會議室裡。
裡面已經有兩個人在等著,想必也是和他們同樣的目的。
他們剛進來,裡面兩人看到徐徵那大光頭,一眼就認出來了。
“徐老師您好,我們是聖唐工作室的編劇。”
徐徵好歹在圈內小有名氣,主演的電視劇紅遍全國,在大銀幕上也有作品。
哪怕年紀差不多,他們這小工作室的小編劇,見了面還是得尊稱一聲“老師”。
老師這個詞,在娛樂圈再常見不過了。
凡是名氣比你大的演員,不能叫名字,也不好叫哥還是叔,喊老師最合適了。
“你們好。”
徐徵也笑呵呵地打招呼,那張笑臉,再熟悉不過了。
不過,還沒等他們聊兩句,會議室的門就被推開了。
李謙手上拿著兩個資料夾走了進來。
“李導。”
四人連忙起身,這可是拿下億元票房的導演,就算年紀比他們還小,也是要放低姿態的,更何況今天他們是來找投資。
或許,用求投資更合適,這年頭出錢的就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