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了一個上午,直到下午三點鐘,李謙才正式開始動手。
將樣片放入剪輯臺,先記號每一個鏡頭的編碼,方便後期製作。
這個剪輯的樣片不是底片,底片是負片,是將來複制電影複製的母片,所以必須妥善保管,不能夠劃傷或損壞,也不可能用來剪輯了。
洗印廠將前期拍攝的膠片進行沖洗的同時,會洗出一份與底片完全相對應的正片用於後期剪輯,這批正片就被稱作樣片,樣片還可以在光照下看清畫格中的影象。
剪輯剪輯,顧名思義,就是剪和輯。
剪開又沾上,說起來就是這麼簡單。
實際操作,也是用剪刀,簡單粗暴。
但是實際上,這是一項無比繁瑣的工程,及其考研的人的耐心和精細程度。
.......
李謙就這麼把自己關在機房裡,中午吃飯也在裡面吃,在辦公室裡搭了張小床。
還沒到上班的時間李謙就進了機房,晚上工作室人都走完了,才回辦公室休息。
除了隔幾天回去洗個澡,精神一點,基本上就不幹其他的了。
其他人除了了送飯,也不去打擾李謙。
時間進入到了十月份,國慶節到來。
不過,國慶長假可沒什麼電影上映,只有一部古添樂主演的犯罪電影《鐵三角》半個月拿到2500萬票房。
還有一部劉德樺、陳義迅主演的警匪片《兄弟之生死同盟》同樣上映半個月拿下2500萬左右的票房。
這種港片,在內地也基本上就是拿個兩三千萬的票房,個別能賣到四五千萬的,大都要大書特書,算是大賣了。
國慶長假,沒有別的大片競爭,有的是觀眾,也只拿到這個票房,充分說明,檔期遠不如電影本身重要。
當然,對於志在年度票房冠軍的電影而言,暑期檔和賀歲檔肯定有加成,但是普通電影,在哪個檔期都是白搭。
觀眾精明的很,想讓他們掏錢可沒那麼容易。
直到十一月一號,之前就炒的沸沸揚揚的《色戒》上映,才引爆了整個電影行業。
之前在八月份的威尼斯電影節上,《色戒》就已經露過面了,相關訊息透過媒體傳回國內,那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而且電影上映前,各種海報、預告片流出,再加上在電影節上看過電影的媒體們對電影尺度的報道,可是勾起了不少觀眾的興趣。
9月份電影也在香江、寶島上映了,還是完整版,粵東一些觀眾直接就跑香江看了,那看過的觀眾就差直接說這是一部澀情片了。
上映四天,票房破四千萬,堪稱火爆,直接衝著破億的目標去了。
當然,隨著完整版裡一些片段的流出,網上的討論更加火爆了,隨處可見各種求資源的帖子。
當然,湯瑋也沒少被人罵。
李按是奧斯卡得住,國際大導演,少有人去罵他。
梁超偉多次獲得三大電影節影帝,而且在內地不論是B格還是名氣都非常高,罵的也少。
只有湯瑋,吸引了大多數火力。
不過,即便電影市場如此火爆,李謙依然做著電影的後期。
雖然粗剪和復剪之前已經找剪輯師做好了,不過光是剪輯,李謙也照樣花了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