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沈洋回京城之後,李謙直接在家睡了三天。
連續一個月的高強度工作,也實在是太累了。
緊接著李謙去了趟光羨,和對方溝通一下接下來的宣發。
“短短一個月就拍完了一部電影,李導真是讓人佩服啊。”
一見面,王長天對李謙這麼快就完成了電影的拍攝,就感嘆不已。
雖然剛剛涉及電影行業,不過他也對電影有所瞭解。
一般的劇情片,兩個月以內的拍攝時間是正常的,一個月絕對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李謙擺擺手笑道,“王總過譽了,這部電影拍攝難度並不大,幾乎都是室內戲,又很少轉場,一個月的時間其實還算正常。”
張召也道,“李導每天從早到晚都待在片場,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真是辛苦了。”
一開始張召也在劇組呆了一個多星期,本想著李謙之前拍網大,劇組頂多管理二三十個人。
現在院線電影,劇組最少的時候人數也翻倍了,年輕沒有多少經驗,難免都顧不到的地方。
不過呆了一個星期,他才發現,壓根沒有自己什麼事。
想去做些什麼,又怕李謙不高興,以為他想插手的管理。
畢竟之前李謙提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光羨不得干涉電影拍攝,這就看的出來,李謙是個非常自我,且心裡有脾氣的人。
但是什麼都不幹,待在劇組也怪怪的,乾脆就回來了。
甚至直到電影殺青那天,李謙都沒有通知他。
寒暄一會,接著進入真題,說起了電影的前期宣發。
“宣傳方面李導放心,我們有國內覆蓋面最大的電影宣傳網路,這方面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王長天頗為自負地說著,這也是他敢於進軍影視行業最大的依仗。
三百多個電視臺,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光羨的宣傳網路就能鋪到哪裡。
張昭也把具體的計劃說了說,“由於賀歲檔《投名狀》和《集結號》兩部大片會先上映,必然會吸引走絕大部分觀眾的目光,所以我們計劃電影上映前半個月才開始宣傳。”
“電視臺方面已經都聯絡好了,只要李導跑的過來,這方面是不用擔心的,影院的廣告有駐地發行人員在一家一家地跑,樓宇寫字樓螢幕方面,也正在和眾分傳媒談......”
電影的宣傳現在也就是傳統的幾種宣傳方式:電視臺、紙媒、網路媒體、室內、室外廣告。
電視臺方面不用擔心,這是光羨的強項,紙媒也屬於各地光羨管轄。
網路媒體就看到時候電影的反響,如果反響好,就算不用花費太多,那些網路媒體,甚至幾大入口網站,都會自發地為電影做宣傳。
當然了,要是反響一般,在賀歲檔這個時候,可就沒人搭理你了。
室內、室外的廣告牌,也就是寫字樓、公交車站這些地方。
這些李謙還是信得過光羨的,他點點頭道,“宣傳方面就拜託王總了。”
不過,發行方面,卻是光羨的短板了。
李謙問起那初期兩百個複製的安排,卻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