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網友說的也沒錯,他們今年的工作,就是圍繞滔搏削。準確來說,是圍繞Penicillin削。
在這之前。
Faker有幸得到過這個待遇。
只是Faker沒那麼創新,所以看起來不算過分,也就是把招牌英雄削了個遍,連帶著瑞茲重做而已。
沒辦法。
因為不加篩選的話,對Penicillin、Faker這種基本功紮實,斬殺線算得又很細膩的中單來說,他們完全可以做到制霸中線。
想象一下。
S5只有Faker的瑞茲能打出那種效果。
如果不削,其他隊伍要怎麼剋制?ban位買房?這招當然可以,只是這麼做,算是治標不治本。
同理。
拳頭其實不想砍廢巖雀。畢竟這英雄排位勝率很一般,問題拳頭比較的物件,不是分段,甚至跟玩家無關。
玩家怎麼樣,不在拳頭的考慮氛圍內。他們要的是賽事方面的平衡,增加連冠的難度。
而巖雀又是那種典型的推線型法師。
要砍,只能朝著大動脈砍,否則效果不大。
“不削滔搏削誰?”
見網友發牢騷,設計師面對領導振振有詞:“中韓大戰是流量大頭,誰願意看一邊倒的比賽!”
S3、S4的決賽就很無聊。
雖然收視率不低,但討論度遠沒有S6來得熱鬧。
“這應該怪KZ不爭氣吧,連續2次都被三比零。”
“唉,LCK那邊不接受席位制。”
亞洲部門的高管道:“他們覺得現在的投資已經超出其市場價值。”跟LPL一樣,LCK大部分都是虧錢運營。
虧的少。
就當支援國家政策了。
但搞席位制,天然會提高門檻,另外,從根子上不給網咖隊機會的話,勢必會降低中下層的熱情。
要知道。
韓國的電競文化,紮根於網咖,不少有點閒錢的老闆,都喜歡組個戰隊。哪怕只是為了打響網咖的名氣,組戰隊都很划算。
“再看吧。”
拳頭高層無所謂。
畢竟觀眾自己會比較兩種運營制度的優劣勢。
~~~
太陽照常升起。
洗漱、下樓、吃飯、訓練、睡覺,週而復始,重複著一天又一天的往復。但是,今昔已非昨日,然而今天的人依舊是昨天的人。
時間能夠改變很多,讓人產生變化,只要時間繼續往前,有些人就註定會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待在訓練室。
秦浩心情不錯,他昨晚在模擬空間試驗著特定的對局,發現派克還挺有畫面的,倒是即將釋出的紀錄片沒有影響到他的心境。
畢竟。
職業選手,比賽才是一切,有且只有透過競技狀態來獲得其餘人的認同,才是正途,其餘的都只是點綴、錦上添花。
而在優雅富裕的活著和默默堅持的訓練之間,秦浩總會選擇後者。他自覺自己沒到考慮退役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