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只要學會這樣的三線配合,SKT會再次偉大。結果春季賽,Penicillin表現出了獨當一面的能力,開始上演對線壓制、KDA破百。
MSI前。
他跟隊員鼓勁,說雖然LGD很強,但只要拿出訓練賽的發揮,穩住陣腳,有的是機會找到LGD的破綻。
結果中路被爆,Penicillin的盧錫安無法阻擋,一手狐狸更是多次親到關鍵人員。
正是這個時候。
他才仔細思考Faker“轉型”的問題。
他虛了。
狐狸、巖雀的對位,帶給他的震撼遠比盧錫安大。那種細膩的換血處理,絕對不亞於Faker,偏偏Penicillin還懂得串聯隊友。
那麼,如果連對線都不一定能贏,又該怎麼限制Penicillin?
對於這一點。
Penicillin好像給過答案。
去年決賽,Penicillin就是對線穩住,用整體配合壓倒個人能力。
如果Faker能做到這一點,扣馬相信Penicillin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要不起殺心,能減少百分之90的危險。
偏偏分心指揮,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他以為Faker比賽經驗比Penicillin還多,只要穩住發育,多關心其他路,很快就能上手。
他又錯了。
經驗雖然重要,卻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梳理資訊的速度。一波團,慢個一兩秒,就夠決定很多事。
“誒。”
“莫非Penicillin天生就能一心二用?”腦子裡,又浮現出這樣的念頭。
他到現在。
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一個人可以做到逆向生長。大部分聯盟選手,都是先靠操作脫穎而出,然後慢慢積累比賽經驗,熟悉戰術決策。
那種擅長指揮,對線一般的不是沒有。
但都不是中單。
中單是最看重天賦的位置。
指揮需要的卻是經驗。很多老將衝分不行,打比賽卻有模有樣,靠的就是經驗。知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
這邊。
扣馬正在為季後賽憂慮。
次日。
隨著RNG二比零戰勝SS,同時代表著2017年LPL夏季常規賽結束。
當晚。
各大電競媒體紛紛轉載了一則來自官方的訊息——【恭喜Penicillin榮獲2017年夏季賽常規賽MVP】。
印有LPL標記的海報裡,秦浩穿著LGD隊服平視前方。照片下,頗有藝術格調的字型勾勒出Penicillin的ID。
這是一個17年才有的獎項。
剛設立。
便被抗吧高呼含金量十足。只因有人值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