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圈的新人說我的模版是Doublelift,他覺得自己原地退役,已經沒有遺憾了。
可現實就是。
他還不配。
北美本地一代追求的目標並不是他這個聯賽統治力還算可以的AD。目標都望著IMP,望著Bang,望著Deft,望著Uzi……
他缺席了S7春季賽。
有了更多時間關注訓練之外的事。
他非常清楚的看到了這樣的風潮,從LPL席捲到外卡賽區。
看過Penicillin如何“揚長避短”,贏得冠軍的的玩家,在發現自己到了一定水平,打線不容易分出差距後,還會想著靠打線按死“Faker”?
當然不會。
比賽影片就在那。
新一代找到了另一種努力的方向。只要在聯動和組織度方面超過對手,沒什麼不能贏的。
你名氣大又怎樣。
終究雙拳難敵四手。
再強的AD,也會被包下噁心到。你都沒裝備,等級還落後,伱除了讓線,還能怎樣。
你上單微操牛逼。
我一個打不過,我不能兩個嗎?兩個不行,三包一試試?
Penicillin提供給全世界教練組的思路,就是優秀的線野協同,足夠獲取冠軍。LGD的某些進攻回合,標準到只要條件合適就能進行復制。
哪怕線野協同沒那麼容易。
但起碼這套東西,相比較Faker成名的內容,對青訓選手友善許多。以前對位Faker,不僅需要考慮強勢英雄,還要考慮強勢英雄能不能打出很好的效果。
現在?
GAM都知道BP幫中路拿強勢英雄,然後利用中路先接線的優勢,讓隊友去發揮。
贏了嗎?
好像還是輸了。
但不至於實力懸殊到讓人絕望,好歹有還手偷雞的機會。因為中路能先接線,野區壓力會少一些。
見大師兄沒有跟他們一起銳評SKT,部分水友反倒有些不高興。
【主播啞巴了。】
【給Faker的表現打個分吧。】
【大師兄?】
“打分?”
“我覺得這是教練組想看到的對線,SKT肯定有過中路被壓制的心理準備,他們後續有幾波配合,打得很漂亮……”
大師兄扯了一堆,最後來了句:“這種局,總會有人格格不入。我不認為格格不入的是Faker,巖雀劣勢了就長這樣。
當然,說他打得不夠好,我覺得沒問題,但要說他背大鍋,我不認可。陣容已經決定了百分之80的遊戲內容。
如果你們能理解這句話,就知道這把只能是Penicillin打得太好。他貢獻出了這屆MSI最值得拿到MVP的發揮。”
他這麼一說。
那些喜歡Faker的觀眾心裡秒同意,啊對對對,我就想說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