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當空,蟋蟀的叫聲陣陣傳來。
鄉政府院裡,擺著一張茶几。
于丹平和劉俊對面而坐,正在慢慢喝茶。
兩個人已經從酒桌上的激動當中平靜下來。
孫玉發的請求,李虎城已經答應。頭道村將以團灣子的土地入股,加入標準件產業園的行列中去。
團灣子另外的一部分屬於關山村,雖然沒有說怎麼樣利用,但是兩人一點兒也不擔心。總之不會比頭道村差就是。
“頭道村加入,頂多兩年,村級債務問題就能解決。這樣就能在關山之後,又一個村解決了村級債務。”
于丹平說道。
“我看不止是頭道村,如果李虎城的產業園真的建立起來,不用一千五百家,哪怕只是五百家,關山就放不下。”
“這裡放不下,就得放到別的村去。河東,河西,二道、三道、四道這些村,都可以加入進來。哪怕一個村只有十家,就可以解決債務問題。”
“我看不止十家,虎城不是說了麼,準備全國招商。一旦綠江這撥人盈利,不用咱們說,本地人就會有不少人模仿。”
“然後向周邊擴散,周邊的鄉鎮,古城、綠江、同港,廣甸,草河、溪水的人都會來。現在的人,幹什麼不都是一哄而上麼。”
“是啊,關鍵是那個標準件商城,解決了銷路問題。廠家只負責生產,在本地就能銷售出去。不僅降低了銷售費用,還使得廠家沒有後顧之憂。這就是虎城說的生產和銷售分離,各做各自的專業。”
兩道身影過來,走近了說話,原來是吳寶玉和李虎威。
“我就知道你們睡不著,所以過來看看。”
吳寶玉說道。
“你們也興奮了?”
“是啊,找你們聊聊。”
劉俊進屋,拿來兩把椅子和茶杯給吳寶玉和李虎威,一塊兒坐下。
“想起虎城說的產業園和標準件商城,我和虎威大概算計了一下,二百億的產值,你說是多少?”
吳寶玉問道。
“不就是二百億麼?”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比較一下。於鄉長,古城縣去年全縣的產值是多少?”
“也就十幾個億吧,啊……。這豈不是頂十來個古城縣?”
于丹平嚇了一跳。
“對,我查了一下資料。去年整個綠江的工農業和第三產業總產值才一百零一億,二百個億,豈不是比整個綠江市還多?雖然是十年之後,但是還有別的呢?”
“特產城,服裝廠,超級中學,帶動的其他產業。誰敢保證,虎城不弄出其他大專案來?”
“這麼說,十年以後,咱們關山可能比古城還要大,還要富裕,那豈不是跟城市一樣?”
李虎城得出了結論。
于丹寧突然靈光一現,伸出手。
“等等,虎威,你剛才說什麼?”
“我說十年之後,關山比古城還要大,還要富裕,就跟城市一樣。”
“原來如此!”
于丹寧站起來,揹著手,在地上來回轉圈兒。
“果然如此,他不是開玩笑,他是來真的。”
眾人都被于丹平的舉動弄糊塗了。
“丹平,你在說誰?”
劉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