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冬凜凜,風雪蕭蕭,雖然都城長安天氣惡劣,然人心暖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文人雅士聚於孔廟大殿應試,吏政侍郎寧紹先奉旨監考,已時開考,午時收卷,共得考卷三千七百九十三份。
寧紹先大喜,忙將試卷分與眾官僚一一閱覽,吩咐淘汰糟粕,留下錦繡。時至深夜,召集眾官道:“各位大人都已選出中意的文章了?”眾人道:“我等尊大人之命,各選出徜徉恣肆,蹙金結繡的好文章七八十篇,請大人過目。”寧紹先大喜,將眾官交來的考卷收齊,得一千九百七十四份。
寧紹先道:“還是太多了,煩請眾位大人細看,再淘汰一些。”大家不敢怠慢,又將考卷展開評審。過了一個時辰,眾官復將考卷交來,寧紹先數了一下,還有一千一百零八份。
看著這麼多的考卷,寧紹先道:“大王只要招錄五百賢才,我們還需細加篩選。”眾人領命,又各自取了幾十份考卷審閱起來。寧紹先道:“我等不僅要選出五百篇佳作,還得挑出前十名呈送皇上御覽,由皇上欽點狀元。”
兩個時辰後,眾人精益求精,復又呈送了五百篇文章,吏**從政丁雨道:“下官等人相互比較過,五百篇《定鼎長安賦》中,當屬扶風舉人張文熙這篇最佳,請大人過目。”寧紹先一邊看一邊叫好,自言自語道:“真乃佳作也。”
寧紹先正欲定下此事,突然看見諫議龔信尚在文案上撓頭騷耳,再才發覺龔信手中還有一考卷尚未交上來,遂責怪道:“龔大人為何如此之慢?”龔信見長官責怪,慌忙道:“大人,下官閱讀文章一百二十篇,選中三十六篇,唯此一篇,文辭讓人拍案叫絕,韻律讓人回味無窮,然選與不選,下官猶豫未決。”
大家都覺得奇怪,既然文辭、韻律俱佳,當然應該選上才是,為何猶豫不決?寧紹先問:“卻是為何?”龔信並不答話,直接將文章遞於寧紹先道:“請大人定奪。”
寧紹先神色疑惑,頗感稀奇,接過文章細細閱讀,一時臉色大變。寧紹先看了那文章,又驚又喜,又喜又怒,又怒又駭。眾人大感意外,一個個地湊過來看,但見賦曰:
泱泱中華兮炎黃立,炎黃悠悠兮萬古芳。
先賢拓疆兮四海廣,君王所愛兮篤長安。
長安何安兮亂之首,後世英雄兮聽我言。
軒轅一統兮眠橋山,橋山南瞰兮現畿輦。
豐鎬相望兮宗周興,周人怒目兮王奔彘。
驪山麗麗兮美人笑,犬戎西來兮一命休。
秦皇威威兮子嬰戮,阿房巍巍兮柴薪焚。
烏江楚歌兮漢家霸,非劉不王兮諸呂封。
長樂宮不樂兮將軍死,安漢公廢漢兮孺子亡。
黃天立兮人跡絕,五胡亂兮屍滿城。
太真豐豔兮明皇舞,回眸一笑兮馬嵬坡。
白首返京兮君非君,沖天香陣兮山河碎。
立翠華之巔兮俯望,見牆垣之草兮淒涼。
八水湯湯兮去匆匆,南山崔崔兮狐綏綏。
帝都十三兮今何在?繁華盡逝兮煙雲空。
我心憂慮兮歌且謠,諸公芸芸兮傾耳聽。
君賢則安兮昏必亂,民附則昌兮暴縞素。
世之盛衰兮天有數,凡夫求泰兮安可得?
永昌不昌兮且勿喜,長安不安兮莫強求。
我自無名兮自在,不為犧牛兮亡身。
逍遙無蹤兮無處尋,奉勸君王兮敬而受。
棄乾坤於篝簍兮隱溪林,隱功名於九皋兮遊霄漢。
乘雲車之悠悠兮棲紅霓,遊閶闔之樂樂兮眠崑崙。
範公退兮得永安,文種進兮得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