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次日清晨,狼霸慌忙稟告段七:“七姐,軍士中傳言,張獻忠在鬼門關軍營外設了五百步的‘黃泉路’,上鋪尖硬雜物,逼迫曹印赤腳行走,如能走過,就饒他不死,走不過,人倒在哪裡,軍士們就將他亂刀砍死在哪裡。”
段七大驚,帶狼霸匆忙趕至鬼門關,只見眾軍士和百姓圍在那兒,一條長道上鋪滿了碎瓦、鐵釘、殘劍、尖石、斷矛、棘刺等物,曹印**著雙腳被軍士們押在路的起點。大家嘻嘻哈哈地大笑,有的說:“曹印,這是大帥專為你鋪設的‘黃泉路’,你能走到終點去,即可離開襄陽,若走不過,那就去見閻王,哈哈。”有的說:“他若真是什麼忠義之人,神靈定會保他平安走過,若是神靈不佑中途倒了,說明他也是個奸臣,哈哈。”
段七扒開人群,近前對曹印道:“曹大人務要堅持,我這就去找張大帥求情,一定救你出來。”
曹印抬頭,認得段七和狼霸,早就聽說唐海帶十七個兄弟反了,不曾想他們竟然也在襄陽。曹印冷冷地道:“我乃大明忠臣,受先皇厚恩,雖死猶榮,無須你去求情。”
段七知道多說無益,拉著狼霸急匆匆地強闖大帥營帳,到了營帳外,段七冷靜下來,整了整發髻,微笑著請衛士通報。張獻忠將二人請入帳內,見禮畢,問道:“再過一個時辰我們就要啟程了,二位將軍都已準備妥當?”
段七見道:“都已準備好了,只等大帥一聲令下。”
張獻忠道:“很好。”
段七知道情勢緊迫,乃直截了當地問道:“大帥,為何不秘密殺了曹印,卻要如此大張旗鼓地羞辱他?”
一提起曹印,張獻忠就來氣,憤恨地道:“我殺了襄王和大小官吏一百多人,獨留曹印,本想拜他為官,豈料他不僅不領情,反而罵我是賊寇,哼,不讓他嚐嚐‘黃泉路’的滋味,如何出我心中的惡氣。”
段七笑道:“大帥要殺他,昨晚一刀結果了便是,即便逼他走什麼黃泉路,也不該如此大肆宣揚。”
張獻忠極為不解:“為何?”
段七道:“曹印此人,迂腐不堪,百無一能,卻虛名在外,世人都道他是個賢士,誰殺他,誰就會留下一個殺賢的惡名。當年魏忠賢不殺他,將他流放桐廬,前些年崇禎不殺他,將他關押在大牢,都是害怕殺一個無用的人,背一身千古罵名。唐海欲要大帥將曹印交給他,也只是想羞辱一番而已,並不會加害於他。他們這些人尚且懂得曹操不殺禰衡的道理,大帥乃千古豪傑,怎能一時疏忽犯此大忌?”
張獻忠嚇出一身冷汗,細思之下,越想越覺得段七之言有理,悔道:“不錯,此賊可恨,卻殺不得……”時有前軍府都督白文選、中軍府都督王尚禮、後軍府都督王自奇在座,三人俱道:“大帥,殺一迂腐賊臣有何不可。”謀士汪兆麟道:“三位將軍有所不知,曹印當年受光宗皇帝御賜通天笏,一時名滿天下,世人都道他是個大賢,我們今若殺之,必遭世人詬病。”又對張獻忠道:“大帥,此事我們魯莽了。”
5
生死關頭,曹印思緒萬千:“想當年,滿朝薦推舉我和方青、羅空、王常月四人時,光宗皇帝親賜通天笏,上諫天子,下察百官,皇宮禁院,府衙軍營,日夜出入,暢通無阻,這般寵愛,為人臣者幾人能及?怪只怪我曹印時運不濟,倒黴透頂,聖君早逝後偏逢奸臣當道,以致滿腔熱血無處報國。也罷,也罷,死何足懼,但我身為大明臣子,豈能跪於賊寇腳下?這條‘黃泉路’再險、再疼、再苦,我也要走過去,萬萬不能中途倒下,讓這幫逆賊小瞧了我大明。”
“走呀!”
“怕什麼?”
在百餘軍士陣陣嘲笑聲中,曹印赤著雙腳,目視遠方,冷冷的“哼”了一聲,一臉的不肖,抬起右腳,邁步前行。
鬧哄哄的“黃泉路”忽然靜了下來,義軍軍士個個訝然,圍觀百姓人人驚愕,大家都想不到曹印竟主動邁開了腳步,踏上了這條不歸路。
曹印的腳板流出了鮮血,那瓦礫、尖石、殘劍、棘刺等物刺入腳底,真讓人鑽心地疼痛難忍。但曹印瞪大眼睛,苦撐著一步一步走去。
突然,軍士惱怒了,一個個厲聲罵道:“走!你走!看你能走多遠!”
許多軍士抽出利劍,只待曹印忍耐不住倒下。大帥有令,只要他倒了,即可將他剁為肉泥。
雖然曹印疼得臉上粗汗滾滾,可就是不喊出聲來,只見他緊咬銀牙,一步一步穩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