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笏劍曲> 第三六回:歹惡人深夜驚魂,王縣令海捕殺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六回:歹惡人深夜驚魂,王縣令海捕殺手 (1 / 3)

1

段七此次來到鴻源煤礦,就是為了表哥元霸被殺一事。

元霸是段七大姨媽的兒子,是白偉福樂賭坊的賬房先生。後來段七遇到白偉後,白偉為了討好段七,乾脆讓元霸做了賭坊坊主,上下一切事物全由他一人打理。經過幾年努力,元霸賺了不少錢,在縣城置了地產,取了娘子,風光一時。可是樂極生悲,好日子沒過幾天,竟然被人給殺了。大姨媽哭喊著向段七要人,段七又急又恨,發誓要捉住兇手,剝皮挖心。

可是兩年多過去了,竟然未找到一絲線索,這一驚天大案竟然成了懸案。

段七始終沒有放棄,花了大量錢財給手下兄弟和捕快,重金懸賞緝捕鬼殺手。

兩年來,鬼殺手時常出沒,不少江湖好漢慘遭毒手,鬧得羅山人心惶惶。兩年來,白龍王的手下和縣衙捕快並不閒著,雖然抓捕了十幾個嫌犯,始終都未查到真兇。

當初,信財被殺,根本就沒有驚動白偉,後來曾誠、曾四兄弟雙雙被殺,引起白偉的注意。曾家兄弟本是河北客商,系由信陽州通判王學強推薦而來,得到州府的支援。曾家兄弟各懷絕技,他們的到來嚴重威脅到白偉在羅山的霸主地位,但是白偉根深蒂固,又是地頭蛇,曾家兄弟還是不敢過分張揚,雙方在羅山算是平分秋色了。曾家兄弟的劫難,讓白偉很是納悶,在羅山除自己有能力置曾家兄弟於死地之外,還有誰具有這個能力和膽識呢?

經過一番分析,白偉和段七相信,一定是外地流竄而來的江湖好漢劫財殺人。但是,白偉的這一分析,通判王學強可不認同,王學強懷疑是白偉所為,嚴令羅山縣典史趙澤倫暗中查訪白偉,直到後來元霸也死了,才解除對白偉的暗查,因為據仵作驗屍格目推斷,死者信財、曾誠、曾四、元霸的傷口系同一木棒所致,而白偉不可能對段七的表哥下毒手。

這一下王學強和趙澤倫相信了白偉和段七的判斷:羅山潛伏著一個外地流竄進來的可怕殺手。

之所以說是外地來的,而不是本地人,是一個,而不是一夥人,均因為趙澤倫透過正規手段全縣排查,白偉也透過江湖手段在全信陽摸排,均未發現本地有哪一個人既具有這樣的能力,又具有這樣的動機,且每次作案乾淨利索,來無蹤去無影,不像是多人所為。

鑑於兇手劫取了曾家兄弟、元霸不少錢財,估計會在青樓、賭場等場所出現,所以官府和白偉都將暗查的重點放在這些地方,但是兩年來卻無半點兒訊息。大家一致結論是:這個可怕的殺手半人半鬼,可防不可擒也。

段七不願相信這個結論,因而來到鴻源礦山,曾誠、曾四兄弟就死在礦山不遠的山溝裡,段七希望能夠在這裡尋找新的突破口。

段七問趙得志道:“最近礦山安全措施處理得怎樣,上次百姓鬧事都擺平了吧?”

趙得志說:“七姐放心,都沒事了。上次百姓鬧事,說我們礦山汙染水源,壞了溪流,讓他們沒法喝水,與伍有志他們打起來了。後來這幫刁民還告到縣衙,縣令派唐喜帶著幾個捕快來查訪,我請他吃了頓飯,送了賄銀,這滑頭鬼喜滋滋地就回去了。”

段七說:“以後凡事小心,不要鬧得太大,尤其不能鬧出人命,硬要有一兩個不要命的百姓鬧事,那也應該暗地裡做。”

趙得志附和說:“是,七姐大可放心,唐喜剛做捕頭的時候,我還摸不清底,有點放不開手腳,後來經過幾次試探,這傢伙就是五貪捕快,貪財、貪色、貪賭、貪酒、貪睡,就是不貪功,跟他哥可是完全相反,很好應付。”

“他哥?他哥是誰?”曾慶波奇怪地問道。趙得志見問,不耐煩地搪塞道:“說了你也不知道,快給七姐敬杯酒,這才是正事,嘿嘿。”

見曾慶波還是不明白,段七慢慢吞吞地道:“妹妹,這個唐捕頭有個哥哥叫唐君,以前也是個捕快,哎喲,那個公證呀,真讓人敬佩,是一個難得的好人。唐君也貪,他貪什麼呢,他不貪財、不貪色、不貪賭、不貪酒、不貪睡,就是貪功,想升官嘛,呵呵,可惜呀,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了。”

說到這裡,段七開懷大笑。笑畢,又對趙得志說:“哎,得志,你說這兄弟兩秉性完全相反,是不是親兄弟呀,我就納悶了。”

趙得志亦大笑,調侃道:“莫不是捕快哥哥是正室所生,捕頭弟弟是野妓所養?”

“哈哈哈哈……”酒桌上傳來歡快的笑聲。

2

唐喜六人酒足飯飽,伍有志令撤了席,提議玩馬吊牌,唐喜欣然應允,王賢提醒道:“頭,明天縣令大人到州衙公幹,還得用馬,兵房典吏交待我們早時回去呢。”唐喜此時微醉,見王賢阻攔自己玩牌,怒道:“他兵房典吏還管我捕頭大人不成?”伍有志附和道:“唐捕頭真豪爽,我就欣賞這風格。”一邊說一邊吩咐杜盛擺上馬吊牌,拉著唐喜、吳廣、王賢上桌。

牌一直打到太陽落山,唐喜已經昏昏入睡,吩咐王賢打馬回城,伍有志要留六人吃晚飯,唐喜謝絕,摟著贏得的錢歪歪斜斜地就要上馬,爬幾次都摔了下來。趙得志在樓上哈哈大笑,對伍有志道:“有志,唐捕頭已醉,如何騎得了馬,將我的馬車借捕頭一用,好生送回縣衙去。”

伍有志當即答應,拉來一輛單馬馬車,與吳廣一起將唐喜扶入車內睡下,然後套上馬鞍,吳廣騎馬帶路,王賢駕車,其餘三人騎馬隨後,一行人朝著羅山縣城而去。

六人一路慢慢回城,沒走多久天就黑了下來。到了一處村子時,幾十人圍在路上,吳廣很遠就高喊:“公差辦案回衙,爾等村民把路讓開。”

要是平日,百姓聽說是官差來了,都會趕緊讓開道兒,可今日卻頗是蹊蹺,大家聽了喊叫,知是縣衙捕快,不僅沒有讓開,反而一下子都圍了過來,其中七八個百姓哭喊著要報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