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寇仔細打量著朱武,這廝既不是不滿這個位置也不是很放心他的籌劃。
他需要時日去揣摩。
李寇最不怕的便是時日。
“即日起,北原寨如何鑄造,怎樣安排,你只管用心,我並不過問。”李寇道,“至於野豬溝之前途,暫且以今日所規劃,你也來籌劃,倘若有須我上下打點溝通的,你便說,不須揣摩哪個不服,誰又來質疑,若此事做成,你自以為所謂恩德以報,願意走,隨時送出門,若願意留下,你有多少能耐,便有多少要務,只是有一樣,我這裡有許多規矩,不可不知,不可不守,此所謂‘內部學習’。”
朱武不解道:“便是弓箭手們日常識字那樣的?”
然。
何用?
便有人人識字的軍寨,莫非還能人人以一當百?
“不識字,便不知己,遑論去知彼,此全寨掃盲。”李寇道,“至於守一些規矩,也簡單,嚴刑峻法下的不敢,比不上認知自我下的不能。”
一言以蔽之,為造反大業自己培養屬於自己的人才。
至於內部學習,那也只有一句話。
加強紀律性,造反無不勝。
何況,李寇不想打造一支軍閥之軍隊。
誰來指揮這支他一點一滴打造的軍隊,這支軍隊又要聽誰的號令——這是必須第一個解決的思想問題。
朱武毫無頭緒。
但他知道,他要面對的不是一個傳統的上司。
這是想法極獨特、行事絕非他能預料的人。
“回北原,先了了心事,而後,北原寨建設便交給你了,且記著,不可用管山寨之術,管北原軍寨,這裡的事情,也不知多久才能平息,你只管把北原軍寨建好,我命人隨你一發回去,即日起,你先作個北原軍寨土工虞侯,我自會安排你的官方身份。”李寇到。
朱武當即便尋一匹快馬,輕騎直奔北原山。
*****
吾得名神機,然才不過料敵之動,智無非偶出奇謀,實不足道哉。前朝大觀四年,入渭州,筑北原,為“土工虞侯”,始不負三十年所學,惟今所願,公卿何足道也,願為龍庭鎮守,作“土工虞侯”,方為本分也。
——《朱武烈公傳·華陰候傳·卷三·斥前朝朽儒“分封說”疏》
華陰候武,文忠公胞弟,宋徽宗大觀四年,自華陰入渭,進“二寨並立,控而不制”良策,提舉龍庭築造事,號“北原土木虞侯”,久隨侍帝,有大節,常得“臨陣決斷”權,與文忠公併為一門榮耀,配祖廟。
——《國史·國朝史·卷一·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