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也算九品下的官員了,每月有俸祿……
呃。
七百文。
也就是料錢。
羊肉半斤。
再加上衣服、出行、餵馬等“津貼”一年大概十二貫左右。
並且還要打個折——經常領不到全乎。
李寇心中頗驚喜,上一次來的只是恩旨。
便是不經過三省錄名的聖旨。
這次可是河西房提名,樞密檢詳官審閱,樞密院批准,吏部考察過後透過,真正寫進小吏房卷宗裡,擁有正式告身的官員。
麻煩嗎?
麻煩的厲害。
李寇原本最擔憂的,還是自己的年齡。
宋廷有規定,因戰功而授予官職年齡是有限制。
最重要的是,有了官職再任命位置基本上都在二十歲以上。
這次好,給了個從九品的小官那是可以疏通涇原路的渠道拿到差遣的了。
“還有。”
李寇正要長揖謝過賞賜,卻被宿元景摁住了。
“告身不要了?”宿元景自顧開啟一道樞密院的任命,讀一遍,原來是樞密院直接給了李寇差遣,因為是奉旨因此也打破了“成年之後給差遣”的慣例。
但……
“由涇原路薦舉,樞密院執事保舉,差為北原軍寨知寨,北原弓箭手部將。”宿元景警告,“爾當奉公守法忠君報國……”
屁話不用聽。
李寇心中半是喜悅半奇怪。
喜的是差遣竟然也定了。
三班奉職,對應的是北原軍寨知寨,這和寨主可不同,是官方認定的軍寨之主。但前面又說過是北原之主,因此他這個位置除非有大過否則只要關係過硬就沒人能夠拿走。
而兵馬使這個官職,對應的差遣便是北原軍部將。
依西軍制五人為一伍,帥伍長;兩伍為一什,什長統;五伍為一押,有押正;兩押為一都,設都頭;兩都為一隊,有隊將。
又以兩隊為一部,統領者便稱為隊將。
也就是說,李寇有統領兩百人到兩百二十五人弓箭手的資格了。
沒這個任命?那便是造反!
但他也知道,這恐怕是童貫幫他爭取的差遣。
可這本該是涇原路經略使府宣佈的命令卻怎麼就成樞密院宣讀的命令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