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鼎書院。
一言天敕,葉玄果然真聖!
真聖之名傳來,書院諸多學子,自是更把真聖之言,真聖著書語文啟蒙,視作文道瑰寶,用心誦讀,領悟。
再也無人有資格質疑,語文啟蒙這本書是真聖聖言,真聖之書!
書院與天下一起,共見葉玄真聖之名!
……
伏天宗,凌雲宗,聞聽葉玄真聖之名,更堅結緣葉玄之心,絕不與葉玄為敵,與天道為敵!
……
太玄天宗,萬道歸玄宗,仙道宗,聞聽葉玄真聖之名,心中雖有數味雜陳,但是,也知天數,順應天道,亦堅之前之念,不再與葉玄為敵,結緣葉玄,順應天道。
已經被天敕應驗的聖人,是為真聖,即使他們是天下一流宗門,也不能撼動。
聖人一言,可以天敕,也可以天罰。
一言天罰,有罪之萬物生靈,天誅地滅!
如此天道法則之下,又有哪個宗門可以撼動聖人呢!
聖人一言,降下天罰,天誅地滅之下,一宗之內,又能夠剩下幾個活人呢?
不過,聖人天罰,其實也並不是這樣看起來那麼可怕。
天罰之下,有罪生靈,才會被天誅地滅。
只要你如小醫仙那樣,有著數百年走南行北,捨己為人,治病救人,不求所圖的大道功德,自然是不懼天罰,因為有德生靈,天罰不傷!
也就是說,只要你自問功德無愧,那就何懼聖人天罰之言!
功德圓滿,道心無愧,便天不能誅,地不能滅,何懼天罰?
可是,這世上又有幾人是如小醫仙那般做人行事,積德行善,功德圓滿呢。
自身功德不滿,道心有愧,才是世人懼怕聖人一言天罰的根本。
換言之,可怕的不是聖人天罰之言,可怕的是己身仙修,用心不誠,心有雜念,妄念,執念,功德不滿,道行有虧,這樣的人,自是要畏懼聖人天罰。
若人人都如小醫仙那般,一心向道,積德行善,功德圓滿,大道無愧,人人都已然是天不能誅,地不能滅,天罰無所罰,又有何懼天罰降臨呢?
自是無懼。
是以,他們畏懼的根源,不是天罰,更是他們自己功德有虧才對。
天罰之誅,亦非聖人之過。
天罰,天敕,皆是大道。
大道,自然不會錯。
錯的只會是人己身,不能夠悟道之迷途生靈。
……
葉玄回宗。
一人靜默的去青竹林,看望那再次閉關參悟大道命劫的妾白秋豔。
葉玄得道,白秋豔是他妾,與他結緣之深,便也是結緣得道,以身服侍他這位聖人,更是大道功德,這樣的女人,葉玄得道,自然是已經參悟,她定然可以悟道,參破命劫,不會早早隕落。
是以,葉玄此刻去看望她,不是擔心她不能夠悟道參破命劫,即將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