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然,站在身後的戰友就已經是用自己的兵器格擋住了倭寇的攻擊。
雖然倭寇的武士刀是一面全開刃,無論是捅還是刺都很是擅長。但是畢竟劈砍總比直刺來的順手、也來得有力,所以倭寇自然是多用劈砍。
這一點,跟倭寇打了不知道多少年交道,甚至還流傳下來不少經驗的戚家軍自然是很明白的。
自然,也是研發出來了一些對抗的辦法。
而那些特製的武器,自然也是其中的一環。
看著那些攻擊不足,樣貌還很是奇怪的兵器,倭寇們自然滿是詫異。
但是更讓他們詫異的是,這些兵器雖然難以對自己造成傷害,卻同樣是穩穩當當的接住了自己的攻擊,甚至是讓自己的攻擊是無法寸進。
只是這樣只攻不守,這明朝軍隊到底想幹什麼啊?
不過很快,倭寇們心中的疑惑就是被解答了。
而伴隨著解答,還有一道道的傷口。
使用著長杆兵器的戚家軍是利用了那些被架成架子的倭寇,是做了一次刺槍練習。
只是這倭寇就跟猴子一樣,這明顯已經吃了虧,卻是沒有半點的醒悟過來,居然依舊是提著刀喊著各種聽不懂的話是朝著戚家軍衝了過來。
而面對著倭寇震天的喊殺過來,戚家軍卻是並無半點的慌張,依舊是按照著訓練的方式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招架、格擋,然後穿刺。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神情也依舊是沒有半點的慌亂。跟老農割草一樣很是輕鬆。
一直是折損了大半人手,倭寇的指揮官西田總算是醒悟過來了。
自己恐怕是踢到鐵板了,而且還是那種自己腳都踢斷了,還沒有半點變形折損的那種鐵板。
雖然放棄了原本穩固待援的西田很是愚蠢,但是卻也不得不說,西田還算是懂的知錯能改的。
只是,戚家軍卻是並沒有給西田後悔的機會。
原本還只是短兵相接的兩軍,這個時候,已經是攪在一起了。想要撤出來,那是談何容易啊?
可即便已經是攪在一起了,但是戚家軍卻依舊是能夠保持著小組為單位作戰,這一點,即便是作為敵人的的西田都是有些自嘆不如的。
這樣的小組作戰雖然是行動緩慢,但是面對著倭寇無組織的進攻,卻是最為強力的剋制。
雖然那些倭寇們也發現了小組作戰的優秀之處,也是想要配合在一起。但是這樣倉促的組合又如何能夠跟戚家軍長年累月配合下來的小組相提並論?
再加上,戚家軍小組是配備著各式兵器,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更是隻拿著武士刀的倭寇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這雖然攪在了一起,但是傷亡狀況卻是完全不同。
看著自己的將士們是損失慘重,西田雖然心中焦急,想做什麼卻是無計可施。
想要支援,卻知道,再添兵力上去也只能是泥潭深陷。
這讓西田進也不是,撤又捨不得。
不過西田也沒有多猶豫,因為也沒時間再猶豫了。因為高函所率領的遼東鐵騎終於是摸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