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4.刀鋸之餘

進入小冰川時期後,北方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剛進入十一月已是遍地積雪。皇太極認為明朝至少會在明年開春才會發兵,所以命湯古代只帶兩萬人馬在遼東一帶接應,自己則率四萬精銳穿著哥薩克的戰袍協助攻打義州。

面對羅剎人漫天的炮火,容師偃愣是支撐了兩個多月,這讓皇太極非常意外。根據孫德功和鮑承先的情報,他知道城內幾乎是彈盡糧絕,他實在想不通這些如綿羊般的漢人為何變得如此堅強。不過皇太極的目標並不是義州,這點挫折並沒有讓他灰心,相反他已經知道明朝的主力部隊已經越過大淩河堡,前鋒部隊正在向義州靠攏。

面對即將上演的鷸蚌相爭,皇太極自以為是那個從中得利的漁翁。此時他手握六萬八旗雄兵,再加上萬餘羅剎火槍兵和七千多哥薩克騎兵,他有足夠的信心趕在明朝大軍支援前攻陷義州,然後實施圍點打援的計謀。一旦小皇帝發現他的叛變,便會幫他除掉努爾哈赤和幾個爭權奪利的手足兄弟,屆時他在遼東就可以重新書寫明朝的“七大罪狀”,公然在遼東對抗朝廷。

正當他躊躇滿志的指揮士兵攻城時,發現義州城牆上的守軍不再往下箭鏃、石塊和板磚等,而是不停的潑灑涼水,時不時還停下來嘲弄的衝著他微笑。皇太極心想你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但絕不能看不起我的智商。想到年初他為了儲存實力被迫嚮明朝屈膝乞和,壓抑在心中怨氣終於一併爆發,親自披掛上陣指揮攻城,發誓要屠殺這座城池裡的每一個活人。

在他的率領下八旗兵爭先恐後的順著雲梯往城牆上攀爬,但很快他們發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城牆滑不留手,根本就上不去。此刻皇太極才明白今天並不是潑水節,守城的人之所以灑水是想利用寒冷的天氣將城牆凍成冰障。這下就不好玩了,既然登不上城牆還打什麼,士兵又急匆匆的退了下來,氣的那些負責炮火掩護的羅剎兵破口大罵,一直到晚上議事時都沒住嘴。

羅剎人的憤怒是有原因的,當初皇太極騙他們說是義州城內聚集著明朝在關外的所有財富,不但許諾他們攻陷城池後每人至少能得到數百兩的黃金,還可以得到黑水以北的廣袤土地。

在這種誘惑下他們在雅庫斯克集結了萬餘人的遠征軍,想利用先進的火器轟開落後的東方帝國的大門,誰料在優勢火力的狂轟濫炸之下,聯軍圍困義州二個月卻毫無辦法。如今城牆都凍成了冰棒,破城更是痴人說夢。

望著憤怒的羅剎人,皇太極並沒有慌亂,一邊安撫這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友軍,一邊不停的打聽城內外的情況。經過兩個月的血戰,義州城內傷亡慘重,糧草彈藥奇缺,他已經聯絡上城內的孫德功和鮑承先,決定來個裡應外合一舉拿下義州。對於明朝的援軍,他反而並沒有放在心上,他驕傲的以為野戰是女真人的天下,在廣袤的草原上他仍然可以進退自如。

正當他一門心思的想拿下義州挽回顏面時,黃得功和曹文詔的一萬奇兵已經悄然出現在阿魯科爾沁旗,切斷了羅剎人的逃跑路線。與此同時,戚興國的特種部隊也在雪地上疾行數百里,繞過建虜和羅剎人的防線後悄悄靠近義州。

此時子時剛過三刻,正是人困馬乏之際,有將官提議原地休息,待天亮後再入城。戚興國心知兵貴神速,城內的奸細隨時都可能開啟城門。況且在敵人的眼皮底下休息太過於冒險,即便這些錦衣衛藝高人膽大,但身為統帥卻不能掉以輕心,於是下令部下原地待命,趁機召集幾個百戶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諸位將軍,本千戶奉密詔鋤奸,必須今夜入城。為了防止他們狗急跳牆,我先宣讀嘉獎令,然後設宴款待眾人,席間以摔杯為號捉拿奸細,事後一併羈押他們的親信。”

眾人聽聞城內有奸細,頓時義憤填膺,建虜都混成過街老鼠了還有人甘心給他們當走狗,真是捧著屁股親嘴不知香臭。

戚興國見狀繼續說道:

“我先帶人衝到城門下面,你們看到七彩煙花後速度跟上,途中不得戀戰,否則會耽誤聖上的謀劃。”

原來自錦衣衛改組後,在關外的大小城池裡都安插了密探,負責收集通敵將領的罪證。這倒不是左戰不信任守城的將士,而是李成梁留下的禍根實在太大。當年遼東鐵騎沒少得到努爾哈赤的好處,留下了通敵走私的毛病,上至總兵下到士卒都想夾帶點私貨。

先前皇太極接受和談,左戰便已斷定這是他的緩兵之計,所以表面上撤回大軍展示誠意,暗中卻讓大量的軍官潛伏下來。前幾日皇太極的使者入城與孫德功和鮑承先密談,答應只要他們裡應外合拿下義州,便將自己的兩位姐姐送上,成為大金國的駙馬。

如此大的誘惑兩人自然心動,一直在尋找時機開啟城門。當然他們的陰謀早已被錦衣衛發覺,左戰決定將計就計拖住皇太極的兵馬,同時命人暗中提防孫德功和鮑承先。

等摸到城門時,戚興國命手下點燃七彩煙火,然後提著燈籠上下晃了三下後將其熄滅。這是錦衣衛內部特有的暗號,如此一來戚興國等人便順利的進入城內,馬不停蹄的趕往容師偃的府衙。

這些人被圍了二個多月,早就決定以身殉國,戚興國的出現讓他們眼前一亮,彷彿看到了生機。由於戚興國頂著欽差的光環,容師偃召集所有將領到帥府迎接,一者是給他個面子,二者是想借此給眾人打氣,一時帥府內外燈火通明,人頭攢動。

孫德功和鮑承先心知不妙,但並沒有發覺自己的陰謀敗露,所以帶著幾十個親兵以防不測。

戚興國見兩位主人公都已到齊,鎮定的說道:

“尊聖上口諭,茲義州總兵容師偃獨守邊關,拒敵有功,著加封為塞北侯,統領錦州、義州、廣寧的兵馬。孫德功、鮑承先協助守城,多次身先士卒打退外敵,封為義州、廣寧總兵。欽此!”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封賞,容師偃朝南三拜九叩以謝天恩。古來武將封侯全憑殺敵數量,難度係數非常大。如今自己只是堅守城池就被封為塞北侯,激動之餘更多的是感恩。

與他相反,孫德功和鮑承先卻充滿了怨恨。兩人曾是楊鎬手下的將領,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失利後被貶,去年孫承宗在義州圍困莽古爾泰,他倆便出工不出力。皇太極敏銳的發現了兩人與朝廷的芥蒂,這才下血本許諾招為駙馬,如此一步登天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會放棄。現在僅是一城的總兵,怎麼能填飽他們的胃口。

在戚興國的授意下,容師偃當即大擺筵席,感謝聖上的恩寵,鼓舞守城計程車氣。孫德功和鮑承先當眾獲得封賞,難免有些虛榮作祟,在眾將領的恭維中得意忘形,一時戒備鬆懈。

戚興國見狀端起酒杯,假裝醉醺醺的祝賀孫德功高升,然後摟著他的肩膀走到大殿中間,將手中的酒杯故意掉在地上,趁其不備突然拔出匕首割斷了他的喉嚨。其他人順勢將鮑承先拿下,連同他們的親兵一起看管起來。

如此變故眾人目瞪口呆,容師偃更是倒吸一口涼氣。戚興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慌不忙的掏出一道聖旨,揚聲念道:

“孫德功、鮑承先叛國投敵,意圖將義州、廣寧獻給建虜。今有雙方書信為憑,證據確鑿,著立即正法,滅其三族,以慰守城將士之心。”

說完,戚興國拔出佩劍,將鮑承先的頭顱砍下。

城裡正在轟轟烈烈的鋤奸,城外的皇太極卻像個小媳婦一樣翹首以盼。眼見東方欲曉,皇太極開始出現一絲憂慮。按照約定孫德功和鮑承先會在卯時開門獻城,如今城內卻安靜的彷彿還未從睡夢中醒來。

皇太極怎麼也想不到這兩個雜碎已經伏法,更不想承認陰謀敗露的事實,為了尊嚴他也要再拼一次。他已經拿到了義州的城防圖,透過分析兵力部署情況找到了防守的薄弱環節,天剛微亮便下令羅剎人進行炮擊,然後親率部下和哥薩克騎兵進行猛攻。

對於敵人的變化容師偃早有準備,不但更換了防禦部署,還連夜動員全城百姓協助守城。他知道敵人越是瘋狂,越有可能是最後的嘗試,不惜赤膊上陣來鼓舞士氣,攻守雙方踩著屍體作戰,傷亡都很慘重。好在戚興國充分遺傳了他老子的軍事天分,沉著指揮應戰,多次化險為夷。

按照皇太極的計劃,如果能提前拿下義州,羅剎人勢必會據城死守,屆時自己躲在遼河大營坐觀明軍和羅剎人血拼。即便將來羅剎人敗走,由於後路被斷他們也將不得不投奔自己,這對於本就馳騁草原的八旗兵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面對明朝的質問,他完全可以來個死不認賬,一旦小皇帝惱羞成怒殺死人質,他就可以打著復仇的名義公開和明朝對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