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位於中原王朝的最西南角,歷來是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早在殷商時期就有百濮之國的稱號,漢武帝時期開西南夷設定了二十四個郡縣,在這裡修建城池時北面的龍興和山出現五彩祥雲,故稱為雲南。
歷史上還有一個更美麗的傳說,叫做彩雲追夢。相傳漢武帝夢到彩雲,派遣使者追夢,在這裡追到彩雲,因此設定雲南縣。總之,這裡山美水美人也美。
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派遣傅友德、藍玉、沐英率三十萬大軍平定雲南,設立雲南布政使司和都指揮司,各地設定府、州、縣,實行以流官為主的管理模式,邊遠區域由當地的土司管轄。傅友德和藍玉這兩位牛人後來去北方招待熱情好客的蒙古同胞,沐英則留了下來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
有明一代沐家在雲南的聲望和地位一直很高,世代又多賢良勇猛之輩,二百多年來這裡太平無事。不過奢安之亂爆發後,四省總督朱夔元下令沐昌祚與沐啟元出兵協助平叛,這爺倆膽小懼怕,多有推諉。反倒是滇南阿迷洲土司普名聲、武定土司吾必奎、王弄土司沙定洲等趁機出兵,不但立下戰功,還壯大了自身的力量,大有割據稱王的意圖。
左戰本想先穩住雲南的局勢,待北方平定後再商議對策,可是這個沐啟元偏偏不爭氣,不但縱容家奴欺壓各族百姓,還公然調集兵馬圍攻巡按公署,一時朝野議論紛紛,當地土司也是虎視眈眈。
為了儘快平息沐府與朝廷的紛爭,左戰下旨讓沐啟元帶著四歲的沐天波一同進京。同時吸取了努爾哈赤在遼東的教訓,他以封賞平亂功臣的名義誘使普名聲、沙定洲等土司入朝,趁機將他們幽禁在京師。
為了摸清他們的底細,左戰決定先聽聽即將出徵的戚興國的意見。此次西南剿匪錦衣衛表現出色,偵察敵情的同時繪製了大量的軍用地圖,統計各地土司的勢力分佈情況,早已注意到沙定洲等人的陰謀。
君臣密談自然少了很多繁瑣的禮儀,戚興國開門見山的說道:
“啟奏聖上,奢、安伏法後四川和貴州境內的土司已是強弩之末,透過推行改土歸流徹底解決了當地閉塞、割據的情況。卑將唯一擔心的是滇南的土司,他們假借平亂的名義大肆擴充領地和軍備,成為新的隱患。黔國公沐昌祚老邁遲緩,其子沐啟元性格懦弱,一旦這些土司聯手作亂,沐府怕是很難應對,請聖上早作籌謀。”
先前朱夔元已將沐昌祚拒不出兵的實情上奏,雲南巡按餘瑊又接連告發沐啟元擁兵自重、行為不法,左戰對這爺倆早已心存不滿。聽完戚興國的分析,左戰知道當務之急是儘快培養沐天波襲爵,以免斷送了黔寧王的一世英名。
做為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養子,沐英與朱家感情篤厚。當年馬皇后病逝,沐英曾因悲傷過度而數次咳血。後來太子朱標去世,沐英承受不住接踵而來的打擊,竟然一病不起,兩個月後就離開人世。
一想到這些左戰不免心存憐憫,戚興國見他猶豫不決,繼續說道:
“這次平叛黔國公態度非常消極,其子沐啟元更是輕狂放縱、殘害百姓,沐府如今的聲望已經大不如前,一旦有變很難控制住局面。”
對於戚興國的直言相勸,左戰心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必須快刀斬亂麻來消除雲南的隱患。結合歷史的發展,他決定依律追究沐啟元擅自調兵圍攻巡撫衙門的罪行,將其幽禁在宗人府內。同時強制黔國公沐昌祚將爵位傳給四歲的沐天波,在他成家之前雲南境內的事務暫由余瑊打理。
左戰內心已決,但仍面不改色的問道:
“如今沐府情形如何?”
戚興國不知左戰是在故意試探虛實,毫無遮掩的回道:
“卑將在沐府滯留數日,發現沐啟元之子沐天波聰明伶俐,這次入京如果能在聖上身邊得到點撥,將來堪當重任。”
左戰暗道英雄所見略同,沐天波在歷史上可是一位錚錚鐵骨的漢子。崇禎皇帝自殺後,武定土司吾必奎揚言“朱皇帝都沒了,哪裡還有什麼沐國公”,公然舉兵叛亂,沐天波調集各地土司在當月便將其擊潰,活捉吾必奎及其黨羽。事後他在黔國公府宴請各地土司,不料王弄土司沙定洲和阿迷洲土司普名聲之妻萬氏狼狽為奸,竟然趁機圍攻省城。由於叛亂過於突然,沐天波來不及阻止有效的抵抗,只能被迫出城逃跑,其母陳氏和妻子焦氏未能隨行,倉猝中逃入一處尼姑庵後自盡,他的兩個弟弟沐天澤和沐天潤也都遇害。
公元1658年,清軍進入昆明,沐天波意識到明朝大勢已去,但還是發誓要以身殉國。於是他將自己的兒子都入贅給了當地的土司,然後隨朱由榔逃入緬甸。此時明朝軍力盡失,緬甸國王趁機凌辱,命他光著腳身穿民族服飾俯首稱臣。三年後,莽白邀請朱由榔等人共飲咒水盟誓,想趁機囚禁眾人,沐天波與小兒子沐忠亮一同遇難。
想到這裡左戰內心悲憤不已,假裝平淡的說道:
“當年黔寧王在雲南造福一方,勞苦功高,照顧他的後代理所應當。”
戚興國聽聞皇帝同意自己的建議,不免有些得意忘形的說道:
“聖上,如果能借這次滇南土司入京之際將他們調至甘肅、寧夏,再把派往四川叛亂的兩萬遼東籍將士安置到雲南各地,那朝廷將有絕對的實力推行改土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