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正緊,北雁南飛,關外天藍草綠,清澈的大淩河水就像綢緞一樣鋪在草原上。此時林丹卻無心欣賞這熟悉的美景,帶著殘部正往義州行進,突然有傳令兵報告,明軍已將莽古爾泰等人押解到了京師。
林丹知道自己已別無選擇,曾經他統一察哈爾部,征服了科爾沁和鄂爾多斯部,成為草原上唯一的霸主。本想借著這次軍事行動徹底掃除女真人的威脅,然後征服土默特、巴爾虎、兀良哈、不裡牙惕、和碩特、準格爾等小部落,像他祖先那樣統一蒙古草原,最後南下征服那些漢人。可他所有的雄心壯志已被雅魯河淹沒,此役過後他只剩兩萬部眾,家眷又被明朝堂而皇之的接到京師,將士們都對明朝皇帝感恩戴德,再想帶領他們反叛怕是白日做夢。
他的判斷是對的,孫承宗已經在義州城內擺好了宴席犒賞這群殘兵敗將,然後挑選出身強體壯、弓馬嫻熟的健兒編入關寧鐵騎,即刻向瀋陽開拔,爭取在大雪封山前平息這場叛亂。
此時努爾哈赤已經病重,欽命皇太極為汗位的繼承人,暫由他主持軍政大事。皇太極也不負眾望,很快便摸清了自己的這點家底。根據統計,攻打瀋陽損失約一萬人馬,漢軍旗名存實亡。雅魯河之役損失約一萬三千人馬,義州之戰損失約一萬五千人馬,莽古爾泰被俘,正藍旗僅剩三個牛錄。
面對這種極為不利的局面,皇太極仍然信心滿滿的召開了戰前動員大會,並認真反思這幾場戰役的教訓。大帳內一片沉悶,只聽他說道:
“今年累計打了三場大仗,本汗認為有失有得。瀋陽雖然沒有攻克,但是逼得明朝皇帝使用人質守城,看見他們已經力不從心。義州之戰正藍旗幾乎全軍覆沒,但大金國在草原上再也沒了威脅。雅魯河之戰我軍大破蒙古主力和葉赫部,整個女真已經完全統一。
本汗已將俘虜的蒙古人全部編入八旗當中,這樣在還能保證有八萬騎兵主力,仍可與明朝進行決戰。明軍二十萬大軍困守瀋陽,糧草難以接濟,只要我軍封鎖他們的補給線,那瀋陽城將不攻自破,屆時在野外與他們殺個痛快。”
眾人聽完皇太極的分析,仍不為所動,他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救回家眷。代善發現諸位將領的不滿情緒,勸道:
“盛京被圍我們損失慘重,很多將士的家眷都被擄走,一部分被關在瀋陽城內,另一部分被送至山海關內。老臣以為明朝只想用他們作為人質挾持我們的進攻,不敢擅自處置他們。只要我們能給予明朝儘可能多的重創,才能爭取和談,迫使他們釋放人質。”
代善的一席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眾人聽聞內心一熱,如同打了雞血一樣鬥志昂揚,在他們眼裡明軍就像綿羊般不堪一擊。皇太極見眾人彷彿迴光返照,順勢振臂高呼:
“女真健兒是天下最勇猛的戰士,在與漢人的正面交戰中未嘗敗績。當年完顏家族曾攻陷宋國都城,掠走兩位漢人皇帝和王公大臣,迫使宋國割讓長江以北的土地給金國。父汗以十七副先人遺甲起兵,三十餘年未嘗一敗,薩爾滸之戰殲滅了漢軍主力十萬多人,使得漢人聞風喪膽,主動投降的不計其數。如今是各位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只要攻陷瀋陽,不但可以與家人團聚,而且還將徹底消滅明軍主力,從龍入關也未可知。”
給將士們補充完心靈雞湯,深夜皇太極又與代善等貝勒、貝子商討議和的可能性。皇太極認為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打促談,換回家眷穩定軍心,然後科爾沁部,恢復後金的實力,與明朝分庭抗禮。
皇太極的小算盤打的扒拉扒拉響,可左戰並不打算跟他廢話,以暴制暴才是對付強盜的最有效辦法。孫承宗在他的授意下率部眾進入瀋陽,熊廷弼親自到城門外迎接,他知道這位老將在軍中的地位極高,很多將領都是他的門生故吏。兩人一見面便寒暄起來,孫承宗調侃皇帝英雄救美的故事,熊廷弼暗自愜意,孫承宗便請出聖旨,嚴肅的說道:
“熊將軍,聖上的意思是將建虜趕製薩爾滸決戰,為十萬將士的英靈招魂雪恥,所以命本將率部前出撫順,吸引皇太極主力,屆時你部出城靠近建虜後方,皇太極必定會往東逃竄,想透過野戰與我軍周旋。”
放棄堅固的堡壘出城作戰,這讓熊廷弼深感意外,不解的問道:
“冬季關外過於寒冷,不利於野外作戰,不知聖上何意?”
孫承宗知道老熊很快就是太國丈了,非常客氣的解釋道:
“寒冷對於雙方來說是相同的,在聖上眼裡建虜已是砧板上的魚肉,他想用這個機會檢驗新軍的野戰能力,喚回太祖高皇帝的雄風。”
為爭取時間,孫承宗連夜帶領袁崇煥、秦良玉、陳策、戚金等各路新軍前往撫順,黃得功和曹文詔的兩支勇衛營作為機動部隊遊曳在大軍附近,自行尋找戰機。
由於熊廷弼攻曾攻陷過撫順,很多建築被焚燬,城牆也坍塌的不成樣子,所以皇太極在這裡並沒有投入太多的兵力防守。炮兵一輪齊射,城門便被炸開,滿桂率領的朵顏三衛如同猛虎下山一樣嗷嗷的往裡面衝,光是氣勢就已經壓倒了女真守軍,只能負隅頑抗等到戰死那刻。
皇太極見明軍突然進入撫順,還以為是明朝皇帝的一計昏招,果斷動員大軍掉頭圍攻孫承宗部。雙方劍拔弩張,各自嚴陣以待,還未進行決戰皇太極便命大軍趕緊往薩爾滸一帶撤退,因為熊廷弼的十萬大軍已經出城,一旦兩面夾擊自己絕對討不到什麼好。
與此同時,左戰也悄悄的從天津渡海,到達營口後更換戰船沿河而上。站在甲板上背手而立,氣定神閒,與戚昌國和俞定邊聊起父輩的一些事情,迎風念道:
“南北驅馳報主情,
江花邊月笑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