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8.貞素夫人 (2 / 2)

破曉時分,永寧城內一片靜寂,朱夔元搜遍城內也沒找到奢崇明父子,正準備打會盹,羅乾象帶著幾個鄉民闖了進來。

原來鄉民反映大軍圍城的前一天奢崇明就往南逃走了,根據羅乾象的推斷是去了他的老窩藺州。那裡不僅是奢崇明發跡的地方,而且九鳳樓裡還有他九房姨太太。對於敗軍之將來說,女色是最好的療傷良藥。

此時的明朝在左戰的帶領下已經形成了一個好習慣,那就是遇事開會討論,發揮集體的優勢尋求最佳的方案。經過商議,秦良玉認為官軍戰鬥力雖然強勁,但此去藺州山高路遠,叢林中又多沼澤瘴氣,不適合大軍前行。羅乾象也從未去過藺州,對那裡一無所知。

眾人正一籌莫展之時,傳令兵報告說貴州巡撫王三善和戚千戶已經入城。朱夔元等人慌忙整理衣冠準備出門迎接,戚興國早已來到帳門,大聲喊道:

“總督大人及諸位將軍,卑職這個不速之客又來了!”

經過一陣寒暄戚興國接著說道:

“朱夔元、秦良玉、馬祥麟接旨!”

原來左戰考慮到水西部落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決心為中華民族保留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況且明朝初期朱元璋就與奢香夫人達成和解,奢香返回貴州後修建了龍場九驛,為後世所稱頌。如今安邦彥挾持水西少主傭兵叛亂,實在不願水西因此滅國,命令朱夔元等人誅殺奢崇明和安邦彥以後恢復水西原樣,只是解除他們的武裝改由貴州巡撫負責。

待戚興國宣讀完畢後,眾人對小皇帝預判戰局的能力佩服的是五體投地。老道的朱夔元敏銳的發現這道聖旨裡面的問題,說道:

“敢問千戶大人,聖上只對水西做了安排,為何永寧卻隻字不提?”

身為土司官的秦良玉、馬祥麟也帶著同樣的問題看著戚興國和王三善,只聽那嫉惡如仇的王三善說道:

“聖上既然不提,肯定是要將永寧叛賊斬草除根,以儆效尤。本巡撫接到的旨意是在當地設定州縣,安排流官,組織百姓恢復生產,減免賦稅休養生息。秦將軍、馬將軍不必擔憂,有水西為例相信聖上定會善待你們的族人。”

戚興國見這個王三善說話有些衝,擔心他成為第二個馬曄,急忙解釋道:

“秦將軍的夫君是東漢名將馬援的後人,聖上十分仰慕馬援將軍。卑職曾聽聖上偶然間說起要封秦將軍為一品誥命夫人,特賜貞素夫人的封號。令郎馬祥麟為伏波公,世襲二等公。”

秦良玉,字貞素,四川忠州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馬千乘被害後,秦良玉代領夫職,獨自將幼子馬祥麟撫養成才。

公爵是外姓功臣能得到的最高榮譽,歷代也只有跟隨皇帝出生入死的武將才有這個資格。比如朱元璋建國初期只封了六位公爵,朱棣靖難之路千辛萬苦也只有丘福、朱能、張玉和陳亨四人,可見門檻之高。

秦良玉聞聽此話哪敢相信,妙目上揚不怒自威,嚴肅的說道:

“千戶大人勿開玩笑,我家世受皇恩,不敢再有他念。”

那戚興國見眾人質疑,一時也不便多說,畢竟此事只是聽皇帝說過一次,自己已經洩密,轉而指著門外的鄉親們說道:

“朱將軍治兵有方,軍紀嚴明,沿途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還組織百姓打土司分田地,深得百姓的擁護。如今他們聽聞將軍已經攻陷永寧,簞食壺漿,母送子、妻送夫紛紛要求加入官軍協助平叛。聖上常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看來勝負已見分曉。”

眾人早就看到門外的百姓人頭攢動,本以為是戚興國和王三善帶來的難民,經他一說才知道是主動來參軍的,再也無法掩飾驕傲的神情。有當地百姓做嚮導,朱夔元立即發兵藺州,將奢崇明圍了個水洩不通。

城頭之上,奢崇明看著軍容整齊的官軍內心早已絕望,他準備做最後一搏然後逃往水西找安邦彥。於是故作鎮靜的指著下面的羅乾象破口大罵,說他是隻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以圖瓦解官軍計程車氣。

這是典型的強盜邏輯,自己良壞事做盡,反而埋怨別人反抗。對於這種人渣,最好的辦法就是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