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兵的調動左戰瞧的明白,這是努爾哈赤那招圍點打援,心想就不能換個新鮮點的打法嗎?這場決戰未免也太過兒戲了,估計皇太極也是黔驢技窮,找不到別的好辦法。於是暗中召見曹文詔和黃得功,讓他們避開代善和嶽託的主力,直插皇太極左翼,只要皇太極的中軍出現混亂,他便命全軍直撲上去。
為了暫時牽制住代善和嶽託的騎兵,左戰命戚昌國、戚興國、俞定邊嚴守陣地不得出戰,利用火器的優勢進行阻擊。代善早在義州就吃過這種火器陣地的虧,不敢輕兵冒進,這讓皇太極更加確信代善已經投靠了明朝。
皇太極的變化並沒能逃過左戰的眼睛,此時他就像等待獵物出現的頭狼,冷靜的觀察著四周的一切。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指揮上萬人作戰是很難的,這十幾萬人可不是去操場做廣播體操,需要不停的穿插調動,一旦讓對手抓住破綻就會全軍潰敗。
做到這些只是立於不敗之地,要想取勝就要快速調動不同的兵種攻擊敵人不同的陣地。玩過三國群英傳的書友應該知道,冷兵器時代有很多兵器,除了戚繼光把十幾種兵器組成一個方陣,大部分軍隊都是按兵器組成不同的兵種,兵種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你要讓拿著長矛的步兵去衝擊敵人的弓箭陣地,估計是肉包子打狗。這也是為什麼左戰到了前線仍然讓孫承宗和熊廷弼負責大軍的指揮佈陣,他的這點軍事素養還不足以勝任指揮官。
雙方相持不下,黃得功和曹文詔的一萬勇衛營卻悄悄的出現在皇太極中軍大營的左翼,兩人就像虎入羊群一般的俯衝到皇太極面前。右翼的熊廷弼見建虜中軍大亂,立刻命令全軍發起總攻,十幾萬人朝著皇太極的大帳衝了過去。
皇太極見狀知道這是強姦不成反被日,果斷的放棄了已經做了“叛徒”的代善父子,帶著正白、鑲白、正黃、鑲黃四旗往薩爾滸撤退。左戰見皇太極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還能有序的指揮撤退,八旗兵更是如同旋風般消失在他的面前,暗自感嘆什麼時候自己才有這麼優秀的騎兵,隨即拔出寶劍,指著皇太極逃跑的方向喊道:
“兒郎們,隨朕衝鋒,活捉皇太極!”
眾將還沒反應過來,左戰已拍馬跑出去十幾丈遠,虎賁和羽林見小皇帝如此勇猛,紛紛策馬揚鞭發起反攻。夾在中間的代善父子可就慘了,他們見皇太極已經跑了,知道這是中了明朝的反間計,正猶豫不決中只見明軍不要命的往前衝,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自己的陣型就被分割成幾塊,想下馬投降也沒人搭理,想跑又沒地去,真是曠古奇聞。
此時的左戰已經殺紅了眼,帶著羽林護衛和三支虎賁快速穿過孫承宗的陣地,直逼皇太極的後隊。皇太極見明朝皇帝的龍旗就在身後,隨即命令大軍掉頭反撲。兩人在親兵的保護下奮力廝殺,一方想擒住皇帝作為籌碼,另一方想替這裡的英靈招魂,瞬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孫承宗和熊廷弼聽聞小皇帝正在陣中赤身肉搏,嚇得都尿了褲子,隨即命令扔下火器全部用冷兵器衝鋒,以免誤傷了皇帝。同時傳令黃得功和曹文詔的騎兵用人牆組成一道肉盾,將左戰隔離到安全的地帶。
這時天色漸漸昏黑,皇太極見討不到什麼便宜,隨即率部再次穿過明軍的包圍圈,快速向北方轉移。孫承宗見狀立刻命令大軍停止追擊,一面安排副將清理戰場,一面帶著左戰回到大帳內歇息。
夜幕降臨,黑暗吞噬了薩爾滸的一切,呼嘯的北風夾雜著鵝毛般的大雪漸漸飄落,像是在為那些明軍將士的英靈閉上眼睛。他們或許膽怯過,或許絕望過,但他們都沒有想過逃跑,最終把熱血灑在這片土地,這就是大明的骨氣。
如今遍地都是女真人的屍體和傷員的哀嚎,他們知道寒冷將慢慢帶走自己的生命,就像當初他們在這裡屠殺明軍和百姓一樣,一切都將悄無聲息的消失在這個世上,只是有人會永垂不朽,有人會遺臭萬年。
此役代善、嶽託被俘,其正紅、鑲紅兩旗全軍覆沒,皇太極的四旗死傷過半,在明軍的追擊下被迫繼續往小興安嶺一帶逃亡,建虜之禍已是強弩之末。大勝後的左戰情緒高昂,此戰他雖然身中兩箭,卻也親手斬殺十幾人,書生和戰士本就是一瞬間的事。
是夜明軍陣中無不誇讚小皇帝的勇猛,只有孫承宗和熊廷弼已經對他徹底絕望,一屁股坐在左戰身旁,一人抱著他一條腿請求恩准他倆辭官回家,省的這把老骨頭礙他手腳。
左戰見狀也有些後怕,對二人的關心甚是慚愧,一本正經的說道:
“兩位將軍都是大明的功臣,朕心甚慰。既然建虜之禍已經基本消除,遼東就交給你們了,朕明日便起駕回京,安心在皇極殿給你們慶功。”
這倆人精已經上過無數次小皇帝的惡當,任憑左戰說的天花亂墜就是不撒手。左戰見孫承宗和熊廷弼這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攆自己走,只得讓曹化淳傳旨命虎賁、羽林迅速清點人馬輜重,明日午時拔營回京。
“恭喜聖上大捷!”
左戰剛入安定門,朝臣已經列隊跪拜迎接,在歡呼聲中信馬由韁慢慢的走在街道上,享受著鮮花與掌聲。這是他用生命換來的榮譽,再大的儀式也不為過,只是沒人知道這場勝利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