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2.龍爭虎鬥 (2 / 2)

任命熊廷弼為遼東總兵,坐鎮錦州,接管李如柏的兵權。

任命洪承疇、孫傳庭、袁崇煥、曹文詔、黃得功為龍虎大將軍,各自統領五千騎兵,聽從熊廷弼的統一指揮。

任命毛文龍為北海水師提督,率一萬水師前往皮島駐防。”

眾人聽完皇帝的人事安排,各自盤算自己的作戰任務,孫承宗率先發問:

“陛下,派臣坐鎮山海關,具體的職責可否再明確些?”

左戰不假思索的說道:

“沒有朕的旨意,任何官員、軍隊不得入關,違令者按謀逆論就地斬首。關外流民就地編入軍屯,關內流民交給黃克纘,修繕京師至山海關的官道。檢查出關軍隊的編制和器械,只允許帶作戰裝備,其餘就地充公,違令者按謀逆論就地斬首。”

熊廷弼即將到錦州坐鎮指揮,心想小皇帝這是破釜沉舟,決心和建虜決一死戰,自知責任重大,小心翼翼的問道:

“陛下,此次作戰非比從前,臣作為遼東總兵怕不能很好的約束部下,斗膽討一道聖旨和一把尚方寶劍,以求命令軍紀,振我天威。”

熊廷弼的擔心不無道理,李成梁家族在遼東經營幾十年,想收回兵權難如登天,他這個總兵的頭銜怕是沒幾個人會買賬。況且前任指揮楊鎬已經被傳首九邊,熊廷弼也怕步其後塵。

左戰本打算派孫承宗去接管李如柏的部下,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熊廷弼更為合適,早已想好對策,逐摘下自己的佩劍說道:

“此乃蜀國大將趙雲所用的青虹寶劍,當年他七進七出曹營攜阿斗全身而退,忠心護主,勇冠三軍,如今就賜給你了。

朕知兵無常勢,特准你便宜行事,以求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覓得良機,踏平建虜,復我山河。”

自古寶劍贈烈士,眾人無不羨慕,熊廷弼更是俯首垂淚,發誓不滅建虜提頭來報。片刻之後,兵部尚書朱燮元說道:

“陛下的決心之大,臣等如仰高山,願肝腦塗地追隨明君。可是關外流民眾多,若就近屯田還需要大量的糧草補給。此外以瀋陽為餌與建虜決戰,曠日持久耗費巨大,臣建議在遼東開闢港口,一來可以迅速的調撥江南糧餉,二來防止建虜的騎兵擾我輜重。”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左戰暗自佩服朱燮元的眼光,此時他已經命登萊巡撫袁可立整編全國的軍艦,從登州和寧波、泉州調糧。坐鎮應天府的魏朝除了核算織造局外,還負責收繳、購買各地的賦稅、糧食。

“朱愛卿思慮周全,此事由你負責督辦,具體細節去找登州的袁可立和應天府的魏朝。”

說完,左戰持劍而立,振臂高呼道:

“當年漢王陳友諒親率六十萬大軍圍攻洪都,大將朱文正以一萬七千人馬抵禦賊兵六十餘日,為太祖決戰潘陽湖爭取了時間。

如今瀋陽城高壕深,外有遼河天險,內有七萬勇士,誰願效仿先烈,為朕爭取決戰的時間?”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當年朱文正力保洪都不失,被朱元璋封為大都督。左戰以他為例,是要仿古效今。加上數月前追封李成梁為寧遠侯,封方從哲為富民伯,底下的人躍躍欲試,個個摩拳擦掌。

“祖大壽,你能和朕一同改寫歷史嗎?”仰望北方,左戰自言自語的說道。當年祖大壽孤軍堅守大淩河,又獨守錦州一年,至城內殺人相食後才開城出降,英雄末路,只留史書上的一聲嘆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