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舉杯道:“今年風雨調和。南北豐收。黃河沿岸也沒有發生大的水害。入冬之後。各地又普降瑞雪。明年一定又會有個好的收成。老臣以為。這都是皇上洪福齊天。我大明的氣運昌盛。諸位大人。咱們都來敬皇上一杯如何。”
百官紛紛舉杯:“正該如此。”
隆慶與眾臣飲過。道:“朕雖受命於天。卻日夜惶愧。深怕自己才德不具。誤了祖宗基業、天下蒼生。幸有閣老將軍國大事一體操辦。安排分明。替朕排除顧慮。解除憂煩。此天賜閣老與朕為眷倚也。”
徐階恭謝道:“為君父解憂。乃臣之本分。”
眾官都道:“閣老躬勤蒞事。竭慮殫精。才德巍巍。秀出班行。可與齊之晏嬰、蜀之孔明鼎足而三。並稱千載大賢。”
徐階遜謝一番。與眾官又飲過一輪。擱盞道:“皇上。剛才這段歌舞所配樂由。便是石麓所作。”
隆慶知道石麓是李春芳的號。常作譜曲題詩等用。說道:“哦。此曲美韻天和。李閣老果然大才。”
李春芳道:“不敢。”徐階笑道:“說到文娛等事。老夫鑑賞能力可要差得多了。誇也不知關竅。陳先生。您是品樂大家。覺得此曲譜得如何。”
陳以勤吟哦半晌。淡淡道:“有幾處差強人意。大體上不免流俗。”常思豪心道:“皇上剛才誇獎這曲子好。你卻說它流俗。這豈非在說皇上不懂音樂麼。這老頭子果然梗得很。”
隆慶笑道:“陽春白雪無人問。下里巴人遍街聞。音樂本為愉人而作。只要奏者暢意。聽者開心即可。何須強作雅俗之分呢。”
徐階仰身向上道:“皇上說得甚是。寫來譜去。不過那幾個音階變換。彈去奏來。也無非還是六律五音。細細想想。其實枯燥得很。千年以下琴尤在。百年之後無斯人。音樂給人的無非是當時一段心情罷了。”言罷眼簾垂低。目光一斜。
李春芳被他一瞄。登時會意。笑道:“閣老所言極是。日日歌舞琴音。確也讓人聽得生厭。倒是近日咱們京師來了一位金剛上師。不但能醫百病、治隱疾。而且能夠隔盒觀物。透視人體。頗具神通法力。比之歌舞音樂。趣之百倍矣。”
隆慶奇道:“有這等人物。有機會倒該瞧瞧。”徐階道:“老臣也聽過此人。這位上師道德高深。確實很了不起。聽說他日前曾在白塔寺搭臺講經。不過昨天台子已經撤下。似乎人已經走了。”
隆慶略感失望:“高僧逸士。行蹤飄渺。原是難以捉摸。可遇而不可求。”
李春芳一笑:“皇上不須遺憾。這位上師此刻就在午門之外。皇上要見。立即宣召就是。”徐階一怔:“怎會如此巧法。”李春芳笑道:“家慈近來身體欠佳。找些醫生看過。不見效果。便特意派人去請了上師。準備等散席後一同歸家為她診治。”徐階道:“哦。原來太夫人身體欠安麼。這些天內閣事情雖多。安排出三兩日假期倒也無妨。大家抽空過府問慰一二也好。怎地不見你叨唸。”李春芳拱手搖頭道:“多謝閣老。春芳怎敢因私廢公。我請上師低調過府。正是怕事情外洩。惹得同僚掛念。”
隆慶道:“李閣老公廉自好。實是難得。既然如此。便不要讓上師再等了。傳信下去。讓他先去為老夫人診病為好。”
李春芳笑道:“皇上。臣母無非舊疾復萌。並不嚴重。今天大喜之日。還是先召上師進殿表演獻技。臣母若得知皇上龍顏大悅。也必歡喜。”
隆慶瞧著他。含笑點了點頭。道:“好。來人哪。宣。”
宣召金剛上師的聲音由內侍們一段段傳遞出去。彷彿一枝箭在接力射遠。剎那間穿徹殿宇宮牆。
功夫不大。就見丹巴桑頓隨同武士向殿口直行而來。他身穿一套素白單衣。足下紅布靴。看上去甚是單薄。
進殿之後前行兩步。便被武士架戟攔住。他向左右點了點頭。示意明白。駐足朗聲說道:“噶舉派護法金剛丹巴桑頓。拜見陛下。願大明國運昌隆。陛下萬壽無疆。”言訖合十施禮。
隆慶聽到噶舉派三字臉色一定。瞧瞧李春芳。目光又略向徐閣老那邊帶了一眼。身子向後靠了靠。微微點頭。悠然道:“上師這是從哪裡來啊。怎會到了我大明京城。”
丹巴桑頓垂首道:“小僧自烏司藏曲水雄色山而來。沿途廣傳佛法。治病救人。京師亦是小僧旅途中的一站。因小僧所在的雄色寺與白塔寺頗有淵源。故而在此少作羈留。”
隆慶道:“哦。那這道路可是不近。上師旅途勞頓。可是辛苦得很哪。來人。賜座。”有內侍搬過方凳。丹巴桑頓見他如此親切。倒也有些意外。施禮道:“多謝陛下。”說完甩袍落座。腰身筆挺法相莊嚴。極有威儀。看得眾官嘖嘖讚歎。隆慶閒閒道:“上師可走了不少日子吧。”丹巴桑頓點頭:“小僧這一路行了足有半年。雖然旅途多艱。但為傳法度人。救眾生於苦難。這點小小的辛勞。也實在算不得什麼。”
隆慶一笑:“據朕所知。從京師出發。每日不停地行走。確需半年時光才能趕到藏區。不過上師既然說沿途廣傳佛法、治病救人。想必每到一處都要停留。仍能用如此短的時間到京。那倒真是很了不起了。”
“這……”丹巴桑頓眼神一變。臉上便有些發僵。
徐階淡淡笑道:“所謂‘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大言者。世之真言真理真法也。故必簡白直接。淡然灼然。小言者。世之虛文假話臆語也。方才旁徵佐引。瑣碎紛繁。世間凡僧俗道每每設壇辯經。長篇大論。卻都空洞無物。比之上師的一言醒世。實不可同日而語。上師醫道高明。治病更只需一兩指戳去便立見神奇。聽說這些日在京診治疑難。活人無數。令在座許多位大人都有受益。可有此事。”
殿中登時嗡聲四起。不少官員都點頭稱是。誇讚丹巴桑頓如何高明。治好了自己或是別的親戚。
隆慶眼光四掃。不置一評。直到議論漸息。這才一笑:“烏司藏土地貧瘠。生產低下。藏民生活艱苦。朕一直為此掛心。然離京師較遠。往來訊息不便。不能時時詳察。上師想必在藏區也經常深入村鎮講經佈道。不知如今百姓生活景況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