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大劍> 十章 探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章 探陵

馬明紹道:“少主爺還在猶豫。他說京師不比別處。沒有在內外穩妥的佈局。暫時不會輕身而入。”

常思豪心知秦家本來實力就弱。又不像聚豪閣在京中有靠山。絕響如此謹慎自是應該。從馬明紹話中也聽不出什麼破綻。然而沒與絕響核對之前難辨真假。多聽無益。說道:“你現在備馬。咱們這就去見他。”

臥虎山位於京城西北。兩人策馬疾行了小半個時辰。昌平州城在望。此時馬力已疲。速度放緩。馬明紹說還有不到十里路程。不如先讓牲口歇歇。然後一鼓作氣就到了。常思豪點頭。進城在道邊尋了間小驛棧。喊來店伴餵馬。到店裡找條凳子坐下剛喝了口水。就聽門外馬嘶蹄響。又有人招喚店伴。聲音熟悉。常思豪放下水碗走出門來。只見道邊三騎剛剛打斡勒停。最前面馬上下來的是個身形矮胖的中年人。一眼便即認出。上前兩步拱手道:“江總長。您怎麼到這兒了。”

那中年人便是百劍盟主管外務聯絡的江石友。另外兩個年青人也下了馬。正是洛虎履和魏凌川。江石友一見常思豪。小眼立時笑得眯成了線:“啊喲。是你。”過來與他寒喧。常思豪道:“你們三位這是要上哪去。”洛虎履冷笑道:“我們去瞧暴發戶。常兄弟可有興趣麼。”

江石友哈哈一笑。拉著常思豪道:“虎履喜歡說笑。常少劍別往心裡去。”放低了聲音:“獨抱樓新東家一直神秘得很。派駐了個主管也不露面。每日讓人持重禮去拜會各處官員。出手闊綽。目的不明。近日樓裡又有人連續往臥虎山跑。顯然在給主子通傳訊息。我們便奉盟主之命過來看看。”

常思豪心想如果只是察看。何須動用你這始部總長出面。必然是鄭盟主探得了秦絕響的訊息。想派人過來相見。雙方交換一下想法。只不過洛虎履語帶譏諷在先。你便替他遮掩。假意說不知是誰。抱拳說道:“實不相瞞。獨抱樓的新東家可能是我那絕響兄弟。在下也正是要去尋他。咱們同行便了。”

江石友訝然而笑:“是秦少主麼。如此甚好。”此時馬明紹也到了門外。與江石友一見彼此都認識。原來給秦浪川治喪期間。百劍盟便是派了江石友前去弔唁。認識了許多秦家後輩精英。當時常思豪去了恆山。所以錯過。五人簡單歇了一歇。重新上馬起程。過了石牌坊便下小道沿路向西北而行。不多時前面現出一座小山。這山並不甚高。起伏平緩。略具虎臥之形。幾人來的方向正對著虎的後胯。屬於山體的陽面。但見雪冷山灰。枯木蕭然。山腳下零零落落有些人家。寒風颳地塗霜。道上連個人影兒也無。偶爾有幾隻喜鵲被馬蹄聲驚起。拖著長尾。鳴聲淒厲。毫無喜感。

馬明紹引著眾人來到山腰間一處小院。從外面看牆體矮陋。石基斑駁。屋頂牆頭荒草叢生。甚是老舊。山風一吹。颳得牆縫中嗚嗚作響。常思豪回看來路呈一曲線。遙遙連向昌平。天低路遠。無遮無擋。視角極佳。心想這地方如此冷清。若不與外界溝通聯絡。只怕住上十年八年也沒人知道。

幾人下馬進院。只見迎面正房三間。門扇歪斜半開。在風中吱呀磨澀。窗紙乾淨潔白。看得出來是新糊不久。馬明紹喊道:“少主。”不見有人回應。閃身進屋。常思豪跟進來一看。房內有一張舊木桌。灶臺上擱了些空碗。看起來倒像是有人簡單生活過的樣子。只是此刻卻半個人影也沒有。

馬明紹說道:“少主爺莫非又換地方了。”常思豪知道絕響生活講究。此處如此簡陋。他怎能住得下去。心中起疑。一把揪住他喝道:“你別給我耍花樣。”馬明紹道:“絕對沒有。現在少主爺即便是在山西。隔幾天也要換個住的地方。這裡清靜。他能住上兩三天。已經算是待得比較長的了。”江石友見灶間有些殘灰。使柴棍一撥。底下還略有紅火。說道:“這裡曾經有人。去的還不算太久。”便在這時。幾人耳中都聽見隱約呯地一聲輕響。這聲音原本應該不小。但距離較遠。聽起來還有淡淡迴音。似是響自山谷之中。

魏凌川在外喊道:“是火銃聲。”

常思豪竄出屋來。飛身上房順他目光觀瞧。只見東北方向山形坡緩之處有一道垣牆。連綿極遠。牆內大片園林植滿蒼松翠柏。中間有一條直通向北的大道。道邊枯柳垂風。蕭洗冷清。枝隙間隱見紅色小樓、望柱以及獅子、獬豸、麒麟等石像生。沉靜死寂。不見半個人影。問旁邊跟上來的馬明紹:“這是什麼地方。怎麼這麼悽清。”馬明紹道:“這垣牆之內是皇家陵園。中間那條道是通往各處陵墓的神道。咦。”只見那條大道上現出一人。著淡黃衣衫。斜挎長刀。奔行速度極快。到了紅色小樓之畔。縱躍而起。站在二層樓頂四處眺望。似有發現。又落地向西疾衝。

雖然距離太遠看不清面目。但常思豪一見那人身法立刻認出。立刻提氣喊道:“陳大哥。”

他喊聲雖然響亮。怎奈是曠地荒山。距離又遠。聲音沒傳多遠便被山風打了回來。陳勝一向西直去。速度不見半分遲滯。顯然是沒聽見。眨眼功夫已消失在林隙之間。常思豪道:“我過去瞧瞧。”也不尋路徑。順山坡直奔而去。翻過垣牆急追。馬明紹與江石友等簡要說明一二。四人隨後緊跟。

幾人腳下功夫都是不俗。速度極快。然而林路綿綿。令人只覺這皇陵之廣大。簡直無盡無窮。遠超想像之外。這一氣下來也不知追出多遠。經過一個小瞭樓時。發現旁邊扔著把火銃。早被冷風吹涼。常思豪料是追對了方向。又加快速度。未出多遠。前方一西一北兩條岔道。陳勝一也不知到哪去了。江石友道:“咱們分散開來。先找到的給個訊號。”常思豪點頭。自帶馬明紹繼續向西。江石友三人向北。

又行一程。日頭漸偏。前方山陰深邃。幽暗生寒。地表蒼紅如鏽。四處都是枯僵的古樹。根系裸露在外。紋理絲縷成條。彷彿扒皮曬乾的肌肉。顏色灰敗。扭擰糾纏。詭異之極。常思豪心中正自忐忑。忽然瞧見前面樹影下有一隻靴子。剛要去撿起察看。就聽道邊陵園內有女子聲音道:“胡說。怎會這樣。”他急忙收剎了腳步。同時向後伸手按住了馬明紹。

一個慌亂尖銳的聲音回答道:“確是如此。絕無虛假。”

常思豪屏息潛近十餘丈。隱在一株樹後探看。只見在夕陽餘暉之中。一個著太監服色的人跌坐在一處墓穴旁邊。右腳無靴。露著白襪。對面站了男女二人。男人身著紫衣。正望著那墓穴寶頂上的荒草發呆。女子雙手拖拎著一個大包裹。縫隙中可以看到厚厚的黃紙捆。正是水顏香。她問道:“那麼嘉靖老皇爺又葬在哪邊。”那太監道:“在東北方向陽翠嶺下。名為永陵。”

水顏香四顧說道:“此處風水極差。盡是衰亡氣象。與老皇上相隔又這麼遠。為何要將她葬在這。”

那太監道:“閻貴妃所生皇子早夭。又無功績。怎能和老皇爺合葬。不僅是她。王貴妃、馬妃、哀衝太子、莊敬太子等一共六名妃子、兩位太子。都葬在這邊。好像是當年老皇爺聽道士們說夭折的皇子不祥。所以這幾處墓穴都選在西邊陰殺之地。離自己的陵墓越遠越好。”

水顏香皺眉道:“豈有此理。他活著時候便信什麼‘二龍不相見’。死後還是和兒子隔得遠遠的。可當真無情無義。夭折的兒子便不是兒子了麼。他怎能連生兒子的妃子也一起嫌棄上了。難道他的陵中便只有自己嗎。那可真是孤家寡人了。”

那太監似乎捱過打。不敢責怪她這些無禮犯上的言語。老老實實道:“也不是。永陵中還有方皇后、陳皇后和杜太后。方皇后能陪葬永陵。那是因為她當年曾救過老皇爺一命。陳皇后和杜太后遷葬進去。是皇上今年下的旨。”

水顏香表情憤憤還想再斥罵。長孫笑遲轉過臉來一聲輕嘆:“算了。方皇后有救駕之功。陳皇后本是他原配。杜太后是三弟生母。我娘原來不過是九嬪之一。後來冊妃。出身低微。本來便比不得旁人。什麼生皇子的功勞。那也更不用提了。”

那太監聽他說這幾句。直驚得兩眼睜圓。牙齒打戰。想到剛才自己拿火銃打他。他非但沒事。反而一晃便到了眼前。隨手一點。自己便動彈不得。現在他竟自認為閻妃之子。那豈不是死鬼哀衝太子麼。難道太子爺在陰間長大。如今回陽間來看娘了。長孫笑遲聽他牙齒得得生響。頗令人煩躁。腳下微動。挑起一粒石子飛出。將他打暈。

水顏香把黃紙往地上一摜。道:“你倒看得開。你這三兄弟當了皇上。還知道把自己的娘加以遷葬。得享身後尊榮。你娘生時無端受欺。死後還遭冷落。那她這輩子豈不是大冤特冤。她一個女子柔弱。不爭也罷。你這做兒子的又怎能不來替娘出頭。人若沒點血性。活一輩子便受一輩子窩囊氣。又有什麼意思。”

長孫笑遲沉默不語。水顏香道:“小哀。不如咱們明天一早就去找皇上。讓他下旨把這墓也遷過去。”長孫笑遲滿面蕭索:“娘生前無爭。死後咱們還空自爭個什麼。況且她老人家含冤而死。縱然葬在永陵。也未必就高興了。我既然出京。便也不想再回去。來。咱們這便開始拜祭罷。”說著跪倒在墓前。緩緩磕頭。

見他如此。水顏香也嘆了口氣。撿根木枝在墓前畫了個圈子。開始燒起紙來。一時火光起舞。金焰騰起如妖魔。將遠山夕照都映得黯了。

長孫笑遲眼望墓頂。眼神寂寞。過了許久。喃喃喚道:“小香。”水顏香:“嗯。”長孫笑遲緩緩道:“我原來一直很想娘……很想很想。不知怎的……到了她的墓前。卻感覺不到悲傷。也沒有懷念。我根本……連她的樣子都不記得。”水顏香道:“你有爹有娘。可也跟沒爹沒孃的孩子沒什麼兩樣。沒在一起生活過。從別人口中聽來的事。也不知幾分是真幾分是假。自然像是夢一樣。”

長孫笑遲嘆道:“是啊。我一直想替娘報仇。可是。現在卻不覺得自己為她報了仇。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非要替她報仇。盧王二妃都是害死孃的仇人。可是我看著她們的臉、聽她們述說往事的時候。心裡卻有一種希翼。想要成為她們的兒子。不管這個娘對別人有多壞。她對我都是一門心思地好。疼我。呵我。愛我。那樣我該有多開心。如果能有這樣一個母親。給我一個家庭。莫說是這聚豪閣主。便是玉皇大帝。我也不做。”

水顏香見他目光流痴。心中大生憐惜。擁著後背將他抱住。臉頰輕輕貼蹭著他的頭頸。柔聲道:“小哀。以後便由我來疼你、呵你、愛你。給你一個家。也是一樣的。你難過就哭出來。可別這樣。讓人瞧著不知有多傷心。”

常思豪心想:“我們的想法倒是有些相近。不過至少我還和母親、小妹一起生活過。心中有著抹不去的溫馨回憶。和他相比。可算幸福得多了。”

就在此時。長孫笑遲猛地一轉身。將水顏香壓在身下。同時林中呯地一聲銃響。血花標起。濺了水顏香滿頭滿臉。

“哈哈哈。”

寂林中笑聲陡起。有人油腔滑調兒地哼唱道:“冬天冷。好大風。扛著火銃打野鶯。打著一個拿火烤。打著兩個上鍋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