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大劍> 十章 襟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章 襟抱 (1 / 2)

十章襟抱

荊零雨急忙扯衣相攔:“小黑,我都跟你說了,你怎還恁地火大,我盟身在京師,與官府結交亦是必要的生存手段,太原府諸級官員有幾個好人,秦家不也照樣上下維持,”

常思豪大手在空中一揮,憤聲道:“官府之人也罷了,只是與東廠勾搭在一起,須不是好漢的作風,絕響說到試劍大會之事時,曾提到會上東廠四大檔頭到了三個,當時我尚未留意,現在想來,若無絕大交情,東廠的頭目又豈會那般賞臉,郭書榮華連當朝閣老的面子也不給,卻能為百劍盟辦事,只因鄭盟主與馮保有交情,遞了話去,這些可都是你盟中人物所言,不是旁人胡說,那馮保是何樣人,你不清楚,當日太原城外,程大人家中,你說甚話來,”

荊零雨道:“馮保貪財好貨,干涉內政不假,我盟雖與他有些交情,可那也不過是為了實現劍家宏願,逢場作戲罷了,”

“哼,好個逢場作戲,”常思豪冷笑道:“逢場作戲的最終目的,便是攏絡人心,培植黨羽,控制內閣,登上權力的頂峰,什麼劍家宏願,還不是給爭權奪勢換個名稱,”

荊零雨見勸不得他,嘆了口氣,回頭將在守中殿內如何聽到羅傲涵她們談話的事簡述一遍,解釋給鄭盟主聽,

“呵呵呵,”鄭盟主聽完淡淡一笑,向後仰直了身子,倒有些如釋重負的樣子,道:“常少劍稍安勿躁,且請坐下聽我一言,”他頓了一頓,見常思豪仍然直直站著,也不再堅持,擱下杯道:“我想先問一句,在你看來,什麼樣的人,算得上是好漢,”

常思豪負手向窗,不去瞧他,甩聲道:“也不須如何了得,國難當頭能挺身而出,路見不平能拔刀相助,就夠了,”

鄭盟主擊掌道:“好,這般人物俠勇義烈,確是很了不起,不過,國家危難之際,並非多少義士捨命就能挽回大局,民間不平事多,縱然每天拔刀救苦,又能助得幾人,所以你眼中的好漢義士雖然難得,但目光眼界未免不夠開闊,看不清天下的大勢,”常思豪回身直視他道:“看得清也罷,看不清也罷,總之他們做著實實在在的事情,總比你率著盟中人物每日裡琢磨著如何鑽營,如何攀權顯貴,甚至勾結東廠這般行徑強得多了,”

他這話已是說得極不客氣,直如破口大罵,荊零雨和小晴的臉色都變了幾變,甚是難看,

鄭盟主哈哈大笑,道:“孔明不出山,安能治得蜀國天下,我不是在自比諸葛丞相,而是在說明一個道理:要真正地利惠世民,必須要主動地去掌握權勢,絕不能將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權柄如刀,本無過錯,關鍵在於握著它的是什麼人,又用之來做什麼事,試問連說話的份都沒有,如何能將你的想法頒佈出來,傳播開去,更遑論能夠執行實現了,”

常思豪愕然一怔,猛憶起自己在酒樓上與那兩文士的對話,心想不錯,若是無權無勢,縱然如朱先生那般胸懷錦繡,豈非也只能在酒桌上空發議論而已,心念這一轉,怒容稍稍斂和,仍冷冷道:“你們這些人以劍家自命,口口聲聲說要革弊布新、安邦治國,也無非是空口白話罷了,若真有金石之見,只怕早就傳揚開來,怎在市井中聽不到一字半句,”

鄭盟主不慌不忙地呷了口茶,微笑道:“革弊布新、安邦治國,雖只是我劍家宏願的初步,卻也是一切未來之根基,此非空口白話,而是有著具體的實施方略和切實的執行辦法,然而這一切只有在朝野間取得了相應地位和話語權,才有意義,宣之於外,並無益處,反倒成了真正的空談,這本是我盟一項重大秘密,但觀常少劍性情直爽,心繫國民,實與我等殊途同心,此間更無外人,講來亦是無妨,”

他擱杯於桌,繼續道:“國泰則民安,此二者互為因果,要令天下蒼生能生活穩定,安居樂業,不是抱打不平,行俠仗義,殺幾個貪官汙吏就能辦到的,我大明自世宗以來,積弊已深,沉屙難起,非以大魄力執行變法,難以改變,但遍觀諸史,歷來變法所遇阻力極大,均難以貫徹執行,多半中道失敗,改復舊制,導致國家進一步衰落,百姓生活更加火熱水深,”

他說到這裡,眉鎖心愁,神情透出深深的憂意,略吁了一口氣,續道:“我盟中諸劍在論會上集思廣益,都覺變法樹大招風,不易成功,而國家舊制,仍有可取之處,只是在各階層實行有差,與其冒險變法,倒不如在舊制基礎上略加改動,另外加大貫徹力度,使得紙上空文能真正落到實處,這樣雖然不夠徹底,卻是現階段最為實際、可以真正拿過來實施下去的治國方略,”

常思豪道:“怎麼改動,如何貫徹,虛頭大話誰不會講,”

鄭盟主對他的態度毫不在意,淡淡一笑道:“好,你願聽,那是再好不過,我等總結出來的具體辦法,歸納起來也簡單得很,比如當今朝議雜亂,處理同一件事,意見難以統一,或處理起來前後自相矛盾,說起來洋洋灑灑,實則空洞無物,這類情況導致各處官員辦事效率低下,必須改變,凡事不能七嘴八舌任人胡言,須得慎之於初,考慮周道,令下不改,切實執行才好,呵呵,用你的話說,就是讓官員們別說虛頭大話,也來點具體的聽聽,”

小晴在側撲哧一笑,眼睛瞄著父親,掩住了嘴唇,

鄭盟主繼續道:“倘能如此,官員們重新走上正規,開始辦實事辦正事,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事應該怎麼辦,現在實際情況是令下不能行,官員間相互推託,反應遲緩,宛如死水一潭,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得讓他們重新把詔令重視起來,要求上令下達之後,下屬必須將辦事情況和進展、結果如何、處理中產生什麼問題及時回報,事情做錯,要罰;不做,要罰;遲做,也要罰,官員們不遲懈,不怠惰,如此令下能行,方可一路暢通,”

他說到這,見常思豪默默而候,知道他已經把話聽進了心裡,緩緩續道:“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現在的情況卻是法不能規,權凌其上,漢時桓寬《鹽鐵論·申韓》中有云:‘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也,’意即,,國家不愁沒有法律,就怕沒有切實按法執行,官員們犯了事情,相互間託情弄友,徇私舞弊,百姓們打起官司卻扔入大牢便無人問津,這種情況必須根除,還世間一個公道,”

常思豪澀澀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哼,說得容易,可惜,世上就有過一個包公,”

鄭盟主點頭:“是公就有私,是私就有弊,公平二字自有以來,只怕都是相對而言罷,公平與否,還要看來做評判的人,如今各府縣官員之中,有多少是靠吹牛拍馬、阿諛奉承升遷上來的小人,靠他們來維護公平,便是痴人說夢,所以還應清理官場,核對名實,對在任官員都進行考課品核,將那些貪墨之徒剔出,讓國家得以有才可用,也讓那些有能力、肯做事的人也能得到發揮的空間,韓非曰:‘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即此道也,”

常思豪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心中怒氣轉和,問道:“假使真如你所說,倒是大大好事,可這隻算是朝廷裡的事,韃子呢,土蠻呢,他們年年在邊境打轉,不時攻進國內,大殺一通,這才最讓人頭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