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雲華,燕翅飛斜,春意涼瀉,
殺氣滿貫長街,雨樓沐肅,楊絮飄跌,
醉裡眸盈殘月,難顧淚凝睫,
山河闊,無處容我,悵然怔怔仰星榭,
無情可算真豪傑,傷心時怒沸英雄血,
亮劍霜拓九野,八荒內外刃鳴徹,
扳鞍極目,霞彤天際憊滿心窩,
豪情蕭洗咽喉噎,一笑與風別,
一章天下
天遼地闊,無限江山,
自百丈高空向下俯瞰,綿延的山嶺之中,會有一道細細的灰線,自永平府跨越灤河,拐過兩道彎,向西直去數百里,繞萬全都司,直通向大同府,
這便是天下聞名的萬里長城,
後晉時,石敬塘自立稱帝,割燕雲十六州給大遼,
國土淪喪,長城亦隨之劃入了外族的版圖,
由於曾有著它的隔擋,多少契丹武士瀝血牆下,埋骨青山,中原人心目中的英雄之牆,亦是遼人眼中的血淚之牆,遼人能給予它的待遇,亦只能是拆損和破壞,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朝積弱,蒙古猖獗,大好國土竟也如那東流逝水,一去不返,
長城無淚,四百餘年來,它一直靜靜地等待,觀望,
可是它沒有等到,
元朝時候,它就已經全面倒塌殆盡,只留下一點點斷壁殘垣,有如一道血痂,陳舊,而又血色鮮紅地橫在國人的心上,
終於,大明建國,
朱元璋下令,命徐達重建長城,
東起山海關,西至黃河岸,西北防韃靼,東北拒朵顏,
九州泣血,炎黃墮淚:故土啊,你又回來了,
後朱元璋死,建文帝登基,聽信饞言,下令削藩,一時天下惶惶,亂事頻起,燕王朱棣不忍看祖宗基業毀於一旦,憤起靖難成功,於建文四年大祀天地於南郊,頒即位詔,繼皇帝位,以次年為永樂元年,並下令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四年,詔匠人十萬,勞工百萬,修宮建城,歷時十二年而成,是為北京,
它的位置,幾乎是在北部國疆線上,緊貼長城,敵人侵略而來,必將直達都城之下,
都城破,則國亡,
定都於此,昭示了永樂大帝不願苟於安樂,誓與外族周旋到底的雄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