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昭便說:“請大夫給他媳婦看看,趁早交付醫家比白白挨著強。”
“姑娘話說的有理。”
她又說:“剛提及了書帖,名單上的人還少了韓家的。”
王婆子一聽便覺不好,“可韓郎現在不在長安。”
“我舅舅韓大將軍為何不請?”
輔國大將軍韓蒼鮮少露面,但絕不能忘記他是朝中重臣的身份。王婆忙說:“要請,要請。”
“另外除了韓家,還有太夫人的劉家。”
老夫人母家姓劉,祖上做過京官、刺史等,也曾顯赫一時。只是隨著改朝換代,劉家也一日不如一日了。“太夫人的侄兒、侄孫兒都在京裡。”
“是,這就加上。”
菀昭讓芸兒叫了灑掃、佈置的人,“你們好好收拾明石院,裡面的陳設、器皿須得仔細著。”
王婆訓斥似的囑咐道:“裡面的東西都是幾代攢下來的無價之寶,要是少了一樣,到時候可不是挨板子的事了。”
“是。”
王婆子討好地說:“我看這活就讓蠻子去做吧。”
菀昭剛讓她丟了面子,這回就給她幾分好臉:“您眼光好,阿蠻人不錯的,就用她吧。”
“前面派出去的活不甚重要,接下來壽宴的珍饈百味、茶果酒水之類的。”她加重語氣,“筵席是容不了半點錯的,要是那些來賓吃出了什麼髮絲啊,糠啊、殼啊什麼的,若查出來,就把你們帶到夫人那兒,看夫人怎麼向你們問罪。”
王婆子小心翼翼地說:“姑娘,那些早已經安排好了。”她親自去叫了管廚房的杏嫂,“您過去見過她,她曾是給韓夫人做過飯的杏兒。”
菀昭記不起這人,但聽杏兒,是有個杏兒為她娘做過飯。只是時光易逝,轉眼間杏兒成了杏嫂,變作中年婦人了。
杏嫂見她就眼睛一亮,“姑娘好。”
“快起來吧。”
她此刻像見到了老熟人一般,心裡歡喜的很。自從馮府搬到這,以前怡園的舊人就被遣散了,能留下的沒剩幾個了。像杏嫂這樣從前服侍過主子的還留下來的,當真是不多了。
“廚房大大小小也得二十來個才能幫襯過來。所用的碗、碟、盆、茶盅、食盒等叫人小心保管。進的食材到流丹那兒報了賬,核准了再放。細枝末節的也要記了。”
“姑娘這,怡園上下開銷大,每筆都算的清清楚楚,連買的什麼線啊、紙啊什麼的也算在內,賬房也應付不過來啊。”王婆子急了,平日是她替太太管賬面的,左不過把大數的一寫,小的乾脆就抹去不計了。反正她馮姑娘不缺錢,不會為這點計較。
菀昭說:“我知道這幾年大家都不容易,前幾天我看了府裡的冊子,多多少少也知道怎麼回事。怡園不缺錢使喚,可細水長流才是理不是嗎?今年為安置周家已經花了許多。現在才三月中,產業上要收錢,至少得十月。中間這些個月還有不少要錢的地方呢。”
她自知怡園什麼情況,確實像王婆子說的開銷大。這其中有家奴太多的緣故,更有慣為奢靡的緣故。過去韓家資財頗豐,幾輩子奢靡下來也沒見短了金銀。等菀昭管怡園的時候,園子比以前人少了,該是更寬裕了。可她看了半個月的帳,裡面多多少少摻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