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此結局,廳堂之上的眾人也都鬆了口氣,再見雍雲祈伏地哭泣,也不免都生出了惻隱之心。
介鴛看了看上首那位臉色蒼白,渾身哆嗦的州卿大人並無要講話的意思,便向雍雲祈言道:
“雍將軍,你說那叛軍是我原州所發的援兵,可有證據?
你我皆知道戎人自起兵以來,所破的須彌四關投敵兵士不在少數,為何雍將軍篤定是我原州援軍所為?”
介鴛所問也是廳內眾人所疑慮的,畢竟原州援軍變成叛軍之事乍聽起來也是疑點重重。
所有人的目光便看向雍雲祈。
雍雲祈抬起頭來,對介鴛哽咽道:“那援兵主將名叫楊和,軍職校尉,這是他的印信。”
說完雍雲祈從懷裡拿出楊和的印信遞給了身旁的介鴛。
此舉一出,滿堂皆是譁然。
所有人都知道此次發往蕭關的援兵正是楊和領兵,看來此事的確不假。
但為何楊和會叛,讓他們都有些不可理解。
這段時日,須彌七關接連失守,皆是出了內應所致,所以蕭關也因叛軍失守並不算是意料之外,但說這楊和叛變,眾人均覺得不可思議。
如果事情成真,那麼楊和就算是叛變秦軍官階最大的一人了,最為可怕的是,楊和可是世襲貴族,在眾人看來,他根本就沒有叛變的動機。
果然,介鴛拿到印信後便一直在沉思著什麼,包括趙之澤在內的眾人都將目光轉到介鴛身上,只見介鴛思索片刻後對雍雲祈說道:
“雍將軍可知楊和校尉乃是世襲大夫爵?”
雍雲祈知道介鴛會這樣發問,便對他說道:“我知道大家都不相信世襲貴族也會叛變戎人,但事實卻是如此。
我與玄甲騎在方銘心將軍陣亡後,一心為他報仇,便與楊和等人殊死搏鬥,終於將其斬殺,此人及叛軍四千餘首級均已帶到原州城,請諸位點驗。”
啪,眾人只見介鴛手中的印信掉落在地,那白髮老者仿似難以置信,仿似悲傷又仿似突然老去,形如行屍走肉般挪到了一邊,席地坐下,竟然再無一聲言語。
看到介鴛如此,廳內一片寂靜。
片刻寧靜過後,廳內眾人中忽然響起了數個聲音,雍雲祈仔細一聽,多半是在誇自己軍魂卓然,武功彌天之類的褒獎話語,內心裡便是一陣喜悅。
……
原州城外,趙之澤和一干官員在雍雲祈的帶領下點驗了四千首級,其實趙之澤也只是看到了楊和的首級便不再繼續看下去。
他已經相信,楊和確實是叛軍,這讓他內心沉入了谷底,看來這次,自己要真的翻不起身了。
介鴛並沒有隨眾出城,他像突然老了十多歲一般,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樗裡驊酒樓後自己的屋內。這已快古稀的老人,眼裡泛著淚花,手上不斷摸索著楊和的印信。
誰也不知道,自從樗裡驊兒時那次去楊和軍營抓強人之後,介鴛就對楊和頗為喜歡。
他也生出了在軍中為樗裡驊培養親信的想法,這個想法自然就落到了楊和的身上。
此後諸年,介鴛也是有意提拔楊和,而楊和也是頗有些能耐,不斷立下戰功,軍職也有當初的二五百主升到了校尉。
當初樗裡驊領兵之時,楊和也依照介鴛所言,為他挑選了最精銳的更卒,準備了超出標準的糧秣。
若說對於介鴛而言,樗裡驊猶如自己的子孫一般,那麼楊和便是自己最為信任得人,說他叛變,打死介鴛也不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