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年多前,殘存的族人們從關內回到部落後,就重新開始了他們為了生存而不斷掙扎的努力。
對於有虞部落來講,損失八千多青壯的後果,便是這一年多來各個部落的生活愈加的困難。
因為放牧的人少了,狩獵的人少了,捕魚的人少了,用以四處搶掠別處部落的人更加少了。
原本每十年一次的入關作戰,是各個部落補充所需最重要的來源,但這次入關卻不僅一無所獲,而且倒讓部落折損了過多的人口。
這才短短的一年時間,作戰失利的惡果便讓草原上的每個人飽受其害。
而且禍不單行的是,偏偏在這個時候,草原各處都開始湧現了蝗災。
那些蝗蟲鋪天蓋地的飛到每處曾經水草豐沛的地方,將各處草原吃的光禿禿的。
蝗災蔓延過後的幾個月裡,本該是無垠的草原上卻到處都出現了沙化的土地。
無數飛禽走獸的屍體躺在光禿禿的沙地上,竟然引不來一隻食腐的禿鷲。那些屍體就在太陽的暴曬下慢慢的乾癟,慢慢的腐朽。
部落中,同樣每日都有牛羊餓斃,原本應該飛馳在草原上的駿馬也都瘦骨嶙峋,不忍直視。
黃金部落中,老哲穆每天都在氈房內接待著各個部落的小頭人,聽他們訴說著各自部落中的不幸。
沒人的時候他也是愁的坐臥不安,一有時間便會站在部落南的高坡上,向著更遠處的南方望去。
一年前,當蕭錦行回到部落後,便立刻解散了人馬,讓他們回到各自的部落中。
而他自己卻對哲穆什麼話也沒有講只是去薩滿殿見了巫後就領著哲哲、阿依兒和歆兒三人從部落中突然消失了。
只有那隻狗,那隻曾經被自己送給歆兒的狗卻跑回了哲穆的氈房。
它每日都跟在老哲穆的身旁,等待著主人的歸來。
“蕭錦行,你若是再不回來,草原上可就要餓死人了。”
老哲穆對著南方呢喃道。
只是就連他自己也沒有發覺到,他的內心中已經把蕭錦行看做了唯一的倚靠,不然的話,他又怎知蕭錦行回來就能解決草原上的饑荒呢。
(一年前)
“秦國靈州北百里外,位於秦嵐山脈深處有一條通往北疆的小路。
因為此路極為難走,所以數百年來狄人從未借這條路大規模南下過,
但秦國黑冰臺卻曾多次重金遣人從此路前去北疆探索,雖然能回來的人十不存一,但終究還是得到了一些情報
據傳聞,沿著北疆小道穿過秦嵐山北去就到了一處平坦的荒野,荒野周圍均是沼澤泥漿之地,如果天氣晴朗,那裡看上去就和草原無二致。
但實際上探路者卻不能離開小路兩側太遠,因為隨時都會有躲在草地下的深沼在等待著他們。
如果是陰天加之下雨,周圍便會露出黑漆漆的泥潭以及泥潭上升起的濃濃白霧,讓人目光稍微凝視便會覺得陰森恐怖。
再向北走數十里後就到了北疆森林,那裡密林叢生,各類樹木遮天蔽目,高聳入雲。
此地可發現路旁兩側分佈的狄人部落。
探索軍士為避開狄人便不能行走在大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