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海沉浸在眾人的恭維聲中,不由得心情大好之下便笑出了聲來。
“哈哈哈哈,你等也不必如此恭維我,吳勐你也何時學的壞了,我命你北伐,但指揮作戰之事卻與我無關,這份功勞趙某是不會搶了你的。哈哈哈”
聽到趙之海並沒有反感自己所言,吳勐說起話來便更有底氣了。
“上將軍教訓的是,但這第二份功勞是屬於王敏將軍的。”說到這裡,吳勐一臉嚴肅轉向王敏。
這時,不僅是王敏有些詫異的看著吳勐,就連趙之海和廳內所有人都有些驚訝。
“哦,你說說看,王將軍有何功勞啊。”趙之海便向吳勐問道。
“若不是王將軍在銀巖溝與戎軍血戰數日,斬殺戎兵甚眾,同時牽制戎軍主力。
我部偏師又怎能安然渡河北上,去與守備清水、清陽之敵激戰。
所以今日能取得如此戰果,王將軍實乃居功至偉。”
說到這裡,吳勐竟然向王敏方向拜了下去。
雖然吳勐和王敏、趙之梁一樣,如今也是裨將軍,但吳勐卻在蕭關失陷之前,久在王敏麾下領軍。
當初吳勐提升裨將軍之事,王敏也曾從中撮合良多,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吳勐要將功勞算給王敏了。
那王敏也非是木訥之人,見吳勐如此說道,便連忙起身,向著吳勐還了一禮,轉身對著趙之海說道:
“末將銀巖溝之戰指揮失當,未能奪回蕭關,承蒙上將軍器重,王某還能忝坐此位。他日王某領軍西征,定要一雪前恥。
但此番吳將軍之功,卻是吳將軍浴血奮戰而來,王敏實無寸功,萬萬不敢受此大禮。”
“哈哈哈,王將軍,你也不必謙虛,吳勐所說也並非虛言,這次收復失地,便也算你一份功勞。
吳勐、尹芳都曾是你麾下校尉,如今升任裨將軍,與你已經一般軍職,你我相交數十年,我也知你不是那善妒之人,但此後你還需對他二人多多幫助,這樣才能使我原州兵馬成為鐵板一塊啊。”
王敏聽到趙之海講罷,連忙口中稱“喏”,向趙之海深深一拜,隨後他轉頭看了看吳勐,向他點頭致謝,便緩緩又坐了下來,對著兩旁向自己輕聲道賀的眾人一一回禮。
只見吳勐繼續說道:“上將軍,眾位,此次北伐作戰,能夠以不到千人的傷亡,斬殺戎軍一萬三千餘人,全靠我大秦軍中一位青年翹楚。
與他相比,我吳勐根本就擔不起這份功勞。如果沒有他,我吳勐別說光復不了兩城,恐怕此刻還在清水以南,想著戎兵何時會南下呢。”
說到這裡,吳勐便停下了聲音。
大廳內在寂靜了數息後,忽然響起了一片訝然之聲,所有人都紛紛交頭接耳,因為吳勐所講太過於震撼。
除去極少的幾個知道此戰始末的高階將領外,所有人都只知道北伐大軍奪取了清水、清陽城,卻不知道此戰的過程如何。
吳勐說以不到千人的傷亡,斬殺戎軍一萬三千餘人就已經讓眾人目瞪口呆了。
這可是攻城戰啊,兩萬秦軍北伐,對上兩城三萬戎兵,還奪取了城池,這本已經是奇蹟了,可吳勐卻說自己兵士僅僅損失不到千人。
也難怪廳內眾人均是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
但當眾人的目光看向面色平靜且面帶微笑的趙之海時,頓時便確信了吳勐所說非虛。
如此一來,此戰絕對足以載入大秦史冊,而廳內眾人便都是親歷者和見證者,所以每個人的興奮之情都不足以言表。
況且,吳勐還說,這場仗並不是自己指揮的,而是手下的一名年輕人所指揮,更是不吝溢美之詞,將那年輕人捧上了天際。
那,此人是誰?
所有人都在大廳內找尋這個年輕人的身影。
而此時的樗裡驊卻目不斜視,強自鎮定心神,正襟危坐在案後。
在吳勐說完後他便察覺到,趙之海、馬元、趙之棟、王敏、謝韞,這些知道此戰過程之人都在看著自己。
漸漸地,廳內小聲議論的聲音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大,到了最後,竟然有人早已按耐不住,大聲說道:
“吳將軍不要調我們的胃口了,到底是哪位將軍啊,他又是如何領兵奪取兩縣的,吳將軍倒是講啊。”
此人剛剛說完,便有數十個聲音同時附和道:“是啊,吳將軍快講啊。”
“急死老夫了,吳將軍快說啊。”
眼見廳內就要控制不住,趙之海便向吳勐點了點頭,吳勐便抬起手來,示意大家安靜。
隨即,他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朗聲言道:“這位將軍便是,樗裡驊。”
說完,吳勐轉頭看向坐在自己下首的樗裡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