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裡的餐桌前,陳嗪正在對劉風姿介紹著《舌尖》的進度,並不知道眼前這位劉副主任帶來的是壞訊息的他目前還很有激情。
在陳嗪看來,身為《舌尖》導演的自己,保證節目順利完成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任何任何的波折與不順,都是對他工作能力的否定。
廚房裡,趙守時一行人正為午宴做準備。林述這位國內頂尖的行政總廚並不僅僅只是他廚藝精湛。
更是對他協調廚房能力的認可。他在自身忙碌的同時,有條不紊的給趙守時三人分配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
這樣就可以使他只負責最核心的工作,即便數道美食同步進行,都可以保證節奏感。
很快,廚房的戰鬥進入尾聲,趙守時提前一步離開廚房。
···
圓桌分座次,方桌分尊卑。今天的餐桌自然是圓桌。
趙守時是東道主一方,他需要把在場的諸位分配到合適的位置上去。
或者說從一開口他就預算好了所有人該坐的位置。例如他自己在去廚房幫忙前,就把脫下的外套放在主陪位上。
主陪一般是東道主專屬的位置,即請客付款者或者在場地位最高的一人。
趙守時年齡雖然年輕,但他的職務在這,這個位置就算他不坐,張根噠與陳嗪也不可能去搶。
賓客一方最重要的位置是主賓,這個位置位於主陪(趙守時)的右側。
毫無疑問這個位置是給劉風姿準備的;或者說,是對她背後的央媽表示尊重。
趙守時並不喜歡吃飯還要排座次的行為,但職場上就是有很多人講究這個。尤其是等級森嚴的行政部門以及事業單位中,級別在很多時候就是一切。
這種單位混到一定級別的,年齡往往不會太小。這些‘前浪們’思想固化,對於論資排輩以及餐桌上的‘禮儀’極為重視。
畢竟這是他們用十年乃至半生在掙回來的權利。趙守時不喜歡,但他尊重其他人的‘喜歡’。
趙守時的左側是副主賓,這個位置上坐的的裴幼清。
裴幼清與趙守時的情侶關係,原本可以被歸類於東道主一方;那她的位置應該是副陪。
但張根噠的提醒很重要,如果這位劉副主任真的不懷好意。那趙守時就需要裴幼清以清雨傳媒老闆的身份對劉風姿產生制衡作用。
張根噠與陳嗪都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的,不用趙守時安排便找好了自己的位置。
就在這時,林述走出廚房,在門口做了幾下伸展運動讓血液加速流通的他脫去廚師服。
趙守時對林述招手道:“老哥,快過來,就等你了。”
林述點點頭,便徑直往這走來,拉開副陪位置的座椅,坐下的他作揖,謙虛道:“各位,今天條件有限,這菜不一定符合各位的期待,還請多擔待。”
“老哥這話說的,就你這手藝,就是蒙著眼睛、綁著手也要吊打我們在場全部人。”
恭維了幾句的趙守時開始簡單的介紹下在場的諸位。主要是介紹劉風姿的身份以及前來的緣由。
再就是介紹林述,這時候的趙守時留了個心眼,他沒有介紹林述的豐厚履歷,只說他是《舌尖》的藝術顧問。精通川、粵菜系。
換個說話就是‘專家’,在國內,‘專家’這個稱呼可以用在行業大拿身上,例如鍾院士那種。
但也可以用在業內敗類、無恥騙子身上,例如蒙藥傳人、高階營養師、風溼專家、北大專家、美容養顏達人‘劉洪斌’。
‘專家’這個詞,可褒可貶,也非褒非貶,全看個人理解。
如果劉風姿有容人之量,那趙守時挖的這個坑就等於無效。如果她不滿與林述這種廚師同桌,那就有好戲看了。
想一想,如果劉風姿真的是來搞事情的,那她必然會從某件小時上入手,傳遞出自己不滿的態度來。而林述,是目前來說最好的切入點。
那時,就是趙守時先下手為強,佔據大義的至高地再說其他。
介紹完畢,端起茶杯的趙守時站起身來,開口道:“諸位,今天大家能夠齊聚一堂,也算是緣分。我提議咱們同飲一杯吧。”
“白水?”劉風姿輕輕晃動手裡的茶杯,問道:“劇組的經濟狀況已經惡劣到了這種地步了?沒有酒也就罷了,竟然連杯茶水都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