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的篩選中,極具特色的他被重點關注,有專人乘飛機趕到清島邀請他。
對,還是趙守時的老鄉。他的名字叫孫萬學。
一聽說要去帝都比賽,人家還不太願意。
藉口很簡單,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就像花生、玉米、大豆,芹菜、蘿蔔、花椰菜等等都是這個時節成熟,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時刻。
好說歹說,才給忽悠來。
孫萬學也是趙守時比較看好的選手。
從見到這位大哥的第一面,他就想好了要如何打造他,讓他成為話題中心。
走紅是一種非常玄幻的事情。多少人打破腦袋想要紅卻不可得。有的人卻一夜之間爆紅。
紅的原因很多,有的因為顏值,有的因為才華,有的因為厚積薄發,有的因為幽默,有的因為雷人,有的因為清純,有的因為炫富。
走紅的原因千奇百怪,我們無法從這群人身上找到一個共同點。但我們可以瞭解到,他們自身都是有特點的。
就像有的人因為醜走紅,那也是他醜的特別,醜的搞笑。
醜的特別與特別的醜完不是一回事。
走紅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你要能讓觀眾記住你。要不然就是曇花一現。
就像胖迪的‘吃貨’屬性,可能是純虛構的,那‘吃貨’就是她的人設。
可能是在原本基礎上誇大一些,可能她原本就是如此的一個吃貨。這種情況下,這就不是人設,而是標籤。
不管是人設還是標籤,大家在聽到胖迪的名字時,基本都會想起‘吃貨’這個特點。
人設風險大,容易崩。標籤安的多,但侷限性很大,也很難刻意去打造。
趙守時除了負責選手的故事策劃外,還多走了一步,給有特點的學員量身定做獨有的‘標籤’。
就像農民孫萬學,趙守時打算給他買件軍大衣。對,就是大衣哥穿的那種。
孫萬學不是朱志文,但他不一定不可以是大衣哥。
當然,現在是九月中旬,還不到穿大衣的時候。
趙守時也沒打算讓他現在登場,就像杜成義是第一個開場,孫萬學將是盲選環節最後一個壓軸。
杜成義的標籤是他特殊的嗓音,趙守時將按照原時空的‘阿杜’去塑造他。
特殊的嗓音加容易記住的符號,說不定與孫萬學相得益彰。
趙守時坐在孫萬學身邊,主動打招呼道“孫大哥,後天真的要回去啊?”
“肯定得回去,現在正是收花生的時候。”孫萬學直接點頭答應,然後臉色一變,直接質疑,“嫩可答應給俺買火車票來。可別說話不算話啊。再說了,這事也不冤俺。
俺來之前,嫩就說了最多隻要三天五日的就拍完像了,誰想你倒好,一杆子給俺支11月去了。那時候別說掰苞米了。麥()子都好播種了。這麼些營生,俺媳婦一個人可幹不來。”
就這麼簡單,因為家裡還有三畝花生要收,孫萬學拒絕留在帝都過衣食無憂的生活。
苦笑的趙守時連連搖頭“火車票已經安排人去買了。別說火車票,就算飛機票都可以給你。我不是心疼錢,就是怕你身體扛不住這麼跑來跑去的。”
再說了,才三畝花生而已。現在都機械化了。收割花生有機器,打花生果也有機器,也不用往家拉,直接在地頭曬乾賣了不就成了。
你可別以為我在這胡咧咧。我也是清島的,我小時候跟爺爺奶奶住一起,他們也是一輩子的農戶,對於地頭這點事,我多少知道一點。”
“哪有嫩說的那麼簡單。”似乎觸及到了自己的知識範圍,孫萬學有些興奮,掰著手指給趙守時科普好農民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