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昨天晚上出去喝了個小酒,回來開始碼字。
碼著碼著,睡著了~~~~
先更一章。
~~~~~~~~~
8月15日,今天將要進行《華夏好聲音》第一期錄製。
上午八點整,節目組體成員就已經開始了忙碌,各自守在崗位上,有條不紊的進行自己的工作。
電視中心最大的演播廳裡,西裝革履的趙守時直接坐在臺階上。
眼前擺著一罐紅牛,這是《華夏老聲音》的獨家冠名。豪擲四千萬以及一廂貨樣品,這是用來宣傳的廣告品,以及給工作人員提供熬夜加班的能量。
說實話,趙守時都快喝噁心了。
······
剛才的他以製作人的身份參與了最終的測試。現在的他即將以主持人的身份登上《好聲音》舞臺。
正式錄製時間是上午十點,還有兩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電視中心的正門前,鋪著長長的紅地毯,還擺著《好聲音》的loo,一個手掌握麥克風,做著勝利手勢。
學員將踏著紅毯走進電視中心。從他們踏上紅毯的那一刻起,就會有攝影師將他們的點點滴滴程記錄下來。
雖然這些素材中的90都沒有用。但這是為了培養學員的信念感,讓他們從心底裡相信他們是這個舞臺的最佳主角。他們是真的受到重視以及尊重。
這不是開玩笑,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
甚至從古時就有這樣的傳統,公元985年,汴梁皇城東華門外。
25名新科進士等待著他們的名字從皇宮內一聲聲的傳出來,再一步步的步行進殿,等待他們的是宋太宗趙匡義,這位大宋皇帝喊著他們的名字,拉著他們的手,賜予他們功名與宅邸。
後世將這一套機制稱為“金殿傳臚”。
因此北宋有言東華門外唱名者,方為好男兒。
此言與唐朝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有異曲同工之妙。
到了清明時代,“金殿傳臚”被紫禁城(故宮)進一步加強。
午門共有五個門洞,正中的門,只有皇帝才能進入,皇后也只有在大婚入宮時,才可以走一次。文武百官,親王貝勒只能走兩邊的掖門。
但科舉進士前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卻可以捧著皇榜沿著御道,走只有皇帝才能走的正門。
走不走正門都能進紫禁城,都能見到皇帝,但這種榮譽感是完不同的。
不是不讓走,而是要把這種榮耀留給更有價值的人。
清乾隆時期,乾隆借自己七十大壽,接見六世班禪,特許班禪坐轎而入。
古時有,現代也有,猶記得讓大家吃飽的袁先生被抬入人民大會堂那一刻,有多少袁老的弟子、粉絲與科研人員看的熱淚盈眶。
由此可見班禪當時的心情。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六世班禪與其弟子在面對英果東印度公司對希臧的蠶食,一直堅持希臧是華夏的國土,捍衛了郭嘉的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