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裡說了一會兒話,梅老爺和蘇沐便帶著三個男孩子去了外院,留下梅老夫人母女在一起說些體己話,由蘇瑾安陪在一旁。
外面不知何時飄起了一些雪粒子,在寒風裡似有若無地灑在人們身上,讓院子裡的下人們更加裹緊了身上的棉衣。
與外面的寒冷不同,屋裡的梅老夫人正和女兒傾訴著攢了十幾年的思念和關懷,溫馨的氛圍讓人不忍破壞。
梅老夫人看著蘇瑾安安靜地坐在一旁,沒有絲毫不耐,有一種從容優雅的氣度,女兒把外孫女兒教養的很好。不過梅老夫人還是有些抱怨道:“你也真是的,這麼大的事也不和我們說一聲,竟生生瞞了我們十幾年。”
“母親,我也是沒辦法呀,安兒出生時情況很不好,奄奄一息的,我現在想起來都害怕,那道長說的有理有據,安兒命中有劫,只有十三歲前不被外人知曉才能平安躲過此劫,所以我才沒有告訴家裡人的。”梅氏把之前和蘇沐商量好的關於蘇瑾安身份的說辭告訴了母親,雖然已將做好了心裡建設,但梅氏還是有幾分對母親說謊的愧疚。
“唉,天下那個做父母的不是想盡一切辦法為了兒女好,我不是怪你,我只是覺得有些委屈了安兒。”梅老夫人拉著蘇瑾安的手對梅氏道。
“外祖母,我不覺得委屈了什麼,父母很疼愛我,哥哥弟弟們都讓著我,我過的很幸福的。”蘇瑾安回握住梅老夫人有些蒼老的手掌安慰。
“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梅老夫人慈愛地看著蘇瑾安。
“莫鳶,你去將年前旭兒拿來的那塊原玉拿來”,梅老夫人對身邊的大丫鬟吩咐道。原玉,就是玉原石,是沒有經過加工和雕琢的玉石原料,可以自行切割和打磨。
“安兒,這塊玉我瞧著不錯,等有時間了讓你母親幫你找一個好些的工匠打幾樣喜歡的首飾,是外祖母的一點心意,你不許推辭”,梅老夫人阻止了蘇瑾安推辭的話。
蘇瑾安有些為難地看向了自己的母親,她覺得這塊玉肯定很貴重,是她對外孫女的疼愛,可蘇瑾安並不是她的親外孫女,所以蘇瑾安覺得有些為難。
“沒事,你就收下吧,你外祖母是疼惜你”,梅氏對蘇瑾安說道。
“老夫人,您要的玉。”這時莫鳶已經將玉石取來了,是一個一尺來高的紅木匣子,看著有些沉。
梅老夫人開啟匣子,裡面是一棵白菜大小的整塊玉石,雖然還沒有打磨,但仍可以看出是一塊成色上佳的玉石。
“快收起來吧,以後有什麼想要的,儘管和外祖母說,外祖母都會滿足你的”,梅老夫人示意莫鳶將匣子給蘇瑾安。
“多謝外祖母,那孫女兒以後可要經常到外祖母這裡來淘寶貝了”,蘇瑾安示意夏曲將盒子收起來,對梅老夫人有些調皮道。
“好,好,你儘管來便是”,梅老夫人一邊哈哈笑著一邊對蘇瑾安說道。
屋裡時不時有歡快的笑聲傳出,直到快用午膳時裡面的說話談笑聲才漸漸停下來。梅老爺和蘇沐帶著孩子們來用飯時看著意猶未盡的母女道:“茹兒不是說今年要多住幾天嗎,你們有什麼話可以留著慢慢說嘛”。
隨後眾人聚在一起吃午膳,梅老爺有些感慨:“等明日旭兒帶著媳婦兒從孃家回來咱們家就可以吃一頓真正的團圓飯了”,眾人都有些期待,梅茹也有些想念多年沒有見過的哥哥了。
一頓飯吃的其樂融融,飯後,梅老夫人催促大家去休息,大家才散了。
梅茹帶著蘇沐和幾個孩子歇在了自己出嫁前住的院子,這麼多年了,這院子還是當初的模樣,梅茹心中暖暖的,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能知道父母的愛有多深。
梅茹下午的時候早早地便去了母親的院子,蘇瑾安到的時候她們已經從淮嶺聊到了京城,從生活瑣事聊到了孩子們的人生大事。梅老夫人對梅茹道:“孩子們都不小了,你也該好好考慮他們的婚事了,尤其是穆清,他都滿二十了還沒有成親,這婚事吶,越拖越不好啊,你哥哥的長子比穆清大一歲已經成親兩年了。”
“母親,我知道,穆清的婚事我的確有些著急,可是您也知道,穆清他……”梅茹有些為難。
“我知道,穆清身體不好,是孃胎裡帶的病,可是就算他身體不好,咱們的門第配普通人家的姑娘也是足夠的呀。”梅老夫人接著道。
“可是穆清他不願意啊,他總說他不想耽誤人家姑娘,他自己不願意成親,我不捨得逼他。”
“穆清他從小就是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什麼都自己放在心裡,不想讓我們擔心,可他越是這樣我越是心疼他,在淮嶺的時候我也為他說過兩門親事,可他始終不願意,我不想委屈他,所以都沒有成,我和夫君商量了一番,現在我們只盼他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他若實在是無心婚事,便由他去吧。”梅茹對梅夫人解釋了一番。
“唉,他也是個命苦的孩子,你們夫妻心裡有數就好。”梅老夫人是看著蘇穆清出生的,當時的情況她很清楚,外孫能夠平安長大她也十分感恩上蒼,既然女兒與女婿決定了,她自然不會反對,只要孫兒過的開心,比什麼都重要。
看到蘇瑾安進來,梅茹便轉移了話題,說一些孩子們小時候的趣事。蘇瑾安給梅老夫人請了安,又陪著說了一會兒話便到了晚膳時分。晚膳是在梅老夫人的院子裡用的,是一頓豐盛又溫馨的晚餐,有蘇沐喜歡的梅花湯餅,也有梅茹喜歡的蓮房魚包,還有孩子們都愛吃的胡桃肉炙腰,照顧到了所有人的喜好,蘇瑾安吃的開心,還多吃了一碗酒釀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