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聖勢力之中率先下場的,是錦聖宗的一名神悟後期男弟子,看上去便是煞傲子的屬下,長相頗為憨厚,也不知是不是常被用來頂刀,站上擂臺後,總是一副憂愁面容。
其後,血隱妖人的一名神悟期隨從也下到場內。
和七聖之中的其他人不同,血隱妖人直至凝聚神心,也未有在任何一個門派內修習,是近萬年天資最為卓越的散修之一。
他在以客卿身份加入一方魔道勢力後,為成就聞道,竟是一夜之間,將這方勢力盡數滅門,連山頭都給侵蝕為一片血海魔窟。
這般狠絕手段,在魔道之中也是少見,故而多稱其為妖人。
也正是這般,血隱妖人的屬下身份來源複雜,多為散修以及小門小戶的魔道修士,甚至還有正道叛逃而來的修者,故而身份著裝極為不統一。
為這次地仙遺蹟之事,血隱還特意吩咐他的親近下屬,做出一批帶有血隱字樣的織物,不然像此前那般,血隱勢力還更像一群雜牌修士。
然而,如今一對比,血隱這邊的人,卻還是不如另外這些由大宗門領導的勢力,來得著裝統一,更有氣勢。
只是,修真路上,可不是誰穿得好看就能贏。
在魔道擂臺之上,更沒有點到為止和留手一說。
錦聖宗弟子和血隱勢力修士,在示意開始之後,瞬間就展開各自神心道法,龐然靈魘炁,衝得擂臺的防護陣法一震。
錦聖宗之人,極善各類五行道術,其宗門之基,便是聖天域中某一金仙道統,喚為五色衍羅織錦道冊。
落在下界之中,自然是顯化五行術法,用以修行和攻敵。
來自血隱勢力的修士,道法就稍稍單調,此人和血隱一般,出身散修,近些年拜在血隱座下,得到些許指點,所以多用血隱一脈相承的血色道法,應是屬於水行一脈。
錦聖宗門人,也是瞅準對方所使道訣分屬水行,所以從中場開始,便一直使用土行道法,來剋制對手。
這場對決,說精彩也精彩,算得上是正常的神悟期修士對陣的景象,道法威力不俗,又有神心加持,各類法訣都帶有修士領悟的本象,攻守之間,靈氣震盪不止,令人稱謂。
不過說不精彩,這兩人對決也確實只能算是一般,不說擂臺損傷不大,就說七聖勢力之下,都有一大片人,具備這般修為,甚至都不能引起人們的太多關注。
說來說去,聚集而來的大多數修士,都是為了一賞當代魔道七聖的風采罷了,誰又願意在這些嘍囉上面花心思琢磨。
可惜,當今修真界,不論正魔,都有這股風氣,總之都得讓下面的人先動手,最後哪邊的下屬終於是解決不了了,上面的王或者大人物,才會親自下場動手。
故而,即便大家都知道,前面的修士是在熱場子,但也只能安心等候最終的對決。
不幸中的萬幸,這場擂臺賽並不怎麼正規,也不會讓上一場的勝者還去治療一下再來對陣,只要是想要動手,不留一絲喘息,輪番消磨這人都可以。
正是這樣,各方勢力的年輕修士也好,一些老牌神悟強者也好,在稍後的時間,也是接連上場,雖然知道自己根本沒可能走到最後,但是露露臉,為自己或者門派勢力爭一兩輪的臉面,也不算白來一趟。
其中尤以七聖各自勢力的門人從屬為勝,他們現在,要為自己的“主子”,不斷積累最後的聲勢,誰都要爭做,最後那個面對七聖的人,這樣即便輸了,也不會遭人奚落。
並且,他們誰都在為七聖爭取,爭取不讓他們直屬的七聖做那第一個出手的人,這也是在向所有魔修展示自己這方的底蘊,而不是單單隻靠七聖來撐場面。
當然,七聖之中,也有人是無所謂,除了最強勢的珏瑤,有極度的自信之外,還有一人,心思也完全不在擂臺爭權之上。
此人便是最開始就持中立態度,退居一旁的斬仙刀主。
其實從名字也能看出,斬仙一名便是對標徐承所在的戮魔一脈。
甚至在魔道勢力鼎盛時期,斬仙魔窟的刀主,更是有連斬三名戮魔真人的駭人戰績。
不過在上一會元之初,斬仙刀被打出一條裂痕,直至今日也未恢復全貌,致使斬仙魔窟逐漸衰落,淪為魔道的二流勢力。
如今斬仙刀主再登聞道境界,名列七聖之一,恰逢徐承這名新晉的戮魔真人,前來地仙遺蹟,與魔道相爭。
“那麼,斬仙與戮魔糾纏數萬年的恩怨,定要再決出一個高低……”
杵著一把兩掌寬,丈餘高的銀青大刀,遙望戮魔劍方向的斬仙刀主,如是想道。
【新年快樂,今日起恢復正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