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非常好!”
對講機裡傳來樓燁的聲音,不過現場的人都沒當回事,開機拍攝了兩天,每次喊停都是這句話,毫無創意可言。而且大家都知道下一句會說什麼。
果然接著就聽到:“各部門抓緊準備,再來一條!”
其實現場拍攝的時候,再來一條不是說來就能來的,攝影、燈光,道具,包括現場群眾演員的排程,主要演員的走位,都要從頭開始準備,然後才能重新開始拍攝。
現場執行導演提著擴音喇叭把導演的意圖重複了一遍,呼啦啦,現場的工作人員頓時忙碌起來,群眾演員在副導演的指揮下一個個回到原位。
好在經過兩天的拍攝大夥都習慣了,一切顯得井然有序,負責拍攝同步紀錄片的曾建扛著攝影機一絲不苟地記錄著現場的情況。
這裡是一個早已停產的鋼鐵廠,開機前劇組已經提前一個月在這邊佈置了,主要是消除現代痕跡,儘量恢復到原本的面貌。
據說這家鋼鐵廠就是始建於偽滿洲國時期,是一家日資企業,曾經這裡生產出來的鋼材大都用於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場。
後來被老毛子佔了以後,大部分裝置都被老毛子拆了運回國。我黨接手後,拆東牆補西牆,集中了當時日本人遺留下來的老式裝置,一點一滴又重新攢了起來,恢復生產。不但支援了全國戰場,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更別提建國後極大地支援了社會主義建設。
如今這家工廠已然是完成了歷史使命,壽終正寢。此時又重新回到了這家工廠剛成立之初,在電影鏡頭中記錄曾經的滄桑,繼續發揮餘熱。
“攝影就位!”
“燈光完成!”
“群眾演員準備好了!”
“錄音一切正常!”
“……”
對講機裡不停地傳來各個組準備就緒的聲音,一切就緒,隨著場記打板,執行導演拿著擴音器,大喊了一聲:“開始!”
現場頓時熱鬧起來,揚起的風塵伴隨著蒸汽。管子裡噴出著火焰,爐膛裡再次燃起熊熊烈火。
不過所謂爐膛裡烈火不過是現場營造出來的一種氛圍,其實火光只是用橘黃的燈光來代替。
這是一個長鏡頭,從仰拍的鏡頭中看到穿著一身藍色連體工裝的仲村亨揹著一個帆布包,脖子上掛著一條擦拭過汗水帶有明顯汙漬的白毛巾從冒著蒸汽的高爐鐵質扶梯上走下來。
途中遇到兩個工友,工友脫帽行禮,仲村亨回了個鞠躬。走到車間門口時又遇到一群工人打扮的群眾演員。
“再見!”
“再見!”
九一八之前,日本人雖然佔了遼東半島和南滿鐵路,但那是清政府時期割讓出去的。而在東北的那些日資工廠,有點類似改開後的外商獨資企業,有日本的管理層,有日本的工程師,也有大量的中國工人,雖有盤剝,但總體上來說相處還比較和諧,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吃飯。
攝影機一直跟隨著仲村亨,在穿過一個粉塵飛揚的鍊鋼車間時,他還用圍在脖子上的白毛巾矇住了口鼻,出來時白毛巾明顯變成灰毛巾。他並不在意,只是把毛巾拉了下來,一步一步,由遠及近,朝鏡頭走來,最後在鏡頭前停住,左右張望,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Cut!”
“好,非常好……”
對講機裡傳來樓燁的聲音。
只是這次樓燁慣例說好之後,停頓了一下。正當大家屏息希望能聽到一聲“過了”的時候,傳來的卻是他猶豫的聲音:“呃……休息二十分鐘!”
“呼——”
大家幾乎不約而同地長長洩氣,休息二十分鐘說明導演不滿意,還是要重來。
當翻譯把導演的意思傳達給依舊昂首站在攝影機前的仲村亨時,這貨的頭頓時耷拉下來,一聲不吭地朝休息區走去。
李唐和張子怡也坐在休息區裡,李唐是觀摩的,張子怡則帶著妝。小張同學腦門光禿禿的,不太濃密的頭髮中分緊緊地貼在頭髮上,兩邊的頭髮接著兩條麻花小辮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