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句話大大刺激了導演,在整個疫情期間都在完善劇本,並且在最終定稿後,名字也改成了現在的《十面埋伏》。
當然以上都是圈內流傳的小道訊息,不過導演遍邀作家、導演、評論家參與新劇本的討論是真,劇本最後定稿命名的《十面埋伏》也是真的。
尤其是新劇本遍邀討論之後,導演要開新戲的訊息一下子就在圈內傳開了,一時間各路大咖蠢蠢欲動,套交情的,託關係的,甚至是毛遂自薦的比比皆是。
這讓李唐一度還很擔心自己的角色會不會被撬。有時候就算導演屬意,但在真正選角的過程中終於遇到各種無奈的事情,比如投資方、發行方,包括上級主管部門等在內的各種利益牽扯,不得不需要妥協。
直到這次接到導演的電話這才讓他把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來,於是在拍完自己的戲份之後便第一時間趕了回來。
“哥,辛苦了!”
李唐剛到公司,沒來得及喝口水,連屁股都還沒坐下呢,就見曾佳抱著一大疊檔案笑眯眯地走進來。
“伱總得先讓我喘口氣吧?”李唐不由吐槽道。
曾佳把檔案一一分類放在辦公桌上:“這些是簽字等著入賬的,免得又要拖到下個月去;這些是歸檔的,也需要簽字;還有這個,公司最近準備籤幾個新人,得需要老闆簽字認可……”
“得得得,你還是先幫我泡杯咖啡吧。一會兒等我簽字的時候你再給我介紹。”李唐坐倒在沙發上,雙腳搭在茶几上,毫無形象地擺著手道。
曾佳也不催他,微笑著出門去樓下的茶水間幫他泡了一杯手磨咖啡上來。每次李唐交代她的事情,她從來不會假手他人,總是親力親為。
當她端著咖啡親手遞到李唐手裡的時候,李唐這才把腳從茶几上放下來,坐直了身體,笑呵呵道:“先休息一下,緩一緩。”
聞著咖啡的香味,李唐就知道這是上次去戛納帶回來的法國瑪龍歐的咖啡豆。法龍歐是法國咖啡的一個著名品牌,瑪龍歐的咖啡豆是用上好的阿拉卡比豆種,用其特有的傳統文火工藝進行烘焙而成。
當然這種咖啡豆很貴,不可能在公司裡敞開了供應,肯定是曾佳為自己現磨調製的。
“寧皓前兩天也剛回來,已經找好了取景地。”曾佳在旁邊沙發上坐下來,陪著他聊天。
“什麼地方?”
話說上回李唐和寧皓談妥之後,一邊讓專業編劇張成和嶽曉軍幫自己完善劇本,一邊帶著他在北電攝影系的同班同學兼好基友杜捷全國各地去尋找合適的取景地。
前段時間李唐跟他通電話的時候,這貨和杜捷還正在武漢考察呢。
“重慶!”
“重慶?”
重慶是蔣老師的老家,之前路演宣傳的時候李唐曾經去過重慶兩次,但都只是匆匆而過。唯一印象深刻就是來自重慶這個城市的兩個別稱“山城”、“霧都”。
因為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最多的就是各種臺階,城區的道路也都是高高低低,此起彼伏。當時他就在想能夠在這個城市裡開車的司機一定駕駛水平很高,因為一不留神就會溜車,畢竟在當時來說還是手排檔的汽車居多。
另外一個就是那邊的天氣始終都是霧濛濛的,尤其早上起來,路面上溼漉漉的特別潮溼。看到重慶的天氣,他總是會聯想起蔣老師那雪白細嫩的面板。
從地理決定論的角度來說,可能就是源自於這邊潮溼霧濛濛的天氣才造就了蔣老師的好面板。這跟孵豆芽是一個道理,只有在水汽蒸騰的環境裡才能孵出水靈靈的豆芽,一掐就能出水。
重慶地處兩江交匯,就建在沿江的一片丘陵山地之上,有種城在山上,山在城中的感覺。由於城區道路狹窄的緣故總覺得這座城市很熱鬧,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揮之不去的火鍋味。
聯想起自己記憶中對重慶這座充滿魔幻主義色彩城市的印象,他突然發現和《大鑽石》劇本中的故事情節有種天然的契合感。
第一更,還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