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6章 契合 (1 / 2)

六月二十日,推著行李箱的李唐一走出機場大廳就感覺迎面一陣熱浪。

相比寧夏涼爽的氣候,京城實在是太熱了,根據天氣預報京城這幾天的最高溫度都在三十五度以上。

每逢初夏時節,北方的京城往往比南方的上海更熱。這個時節的上海一般處於梅雨時節,雖然潮溼,但還算涼爽。京城就不同,這段時間基本上都是烈日高照,乾熱乾熱的那種,一不留神鼻子還容易出血。

“李老師,您辛苦!”

司機沈林早就等在門口迎接。

“沈師傅,麻煩了。”

李唐把手裡的行李箱交給沈林,趕緊鑽進車裡。車內涼爽的溫度終於讓他長舒一口氣。

不多時,趙洛瑤也坐進了副駕駛座兒,回頭問道:“李老師,咱們先回公司麼?”

“對。”

李唐點點頭,接著又道:“你就不用去了,一會兒讓沈師傅直接送你回家吧。”

小助理這段時間也辛苦了,跟著他沒日沒夜的,連續二十多天這麼熬下來也不容易。

趙洛瑤也沒假客氣,道:“那我先回小院把您的行李放了再回家。”

“嗯,這段時間你也辛苦了,好好在家休息兩天,我這邊沒什麼事。”

“好嘞,謝謝李老師。”

從五月末到昨天,他整整趕了二十多天的戲,終於提前完成了在寧夏各個景點的拍攝任務,比預定的拍攝計劃還提前了五天。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拍攝並不順利,磕磕絆絆的,問題主要還是出在高媛媛的身上。但自從那場在戈壁灘上拍攝的雲蕾向張丹楓攤牌的戲之後,高媛媛就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一般,進度就嗖嗖的,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計劃當中二十天的拍攝任務。

不過說來也怪,之前吧高媛媛沒事就喜歡跑到自己房間裡來跟自己聊劇本,但自從拍完戈壁灘那場戲之後就不見她來了。

而且兩人目前的關係吧……

怎麼說呢?

以前吧,李唐知道高媛媛喜歡自己,都表白了。而且她毫不避諱對自己的喜愛,總是千方百計的接近,始終坦坦蕩蕩。但是自從那場戲後,她似乎換了一種風格,不再主動接近了,而是有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像戲裡雲蕾對張丹楓的情感,不主動靠近,保持距離的同時始終有一種曖昧的情愫纏繞。

難道是入戲過深麼?

這總歸對拍戲來說是件好事,彼此都能夠更投入。李唐唯一能做的只能是不主動去撩撥人家。

高媛媛這種前後風格的變化,宛如是小胖和蔣老師的複合體,對他來說殺傷力很大的,一不留神就可能會陷進去,到時候那就是溼手抓了把乾麵粉,甩都甩不掉了。

目前劇組在銀川還有幾場收尾的戲要拍,今天他是先行一步提前離開了劇組。因為他接到張一謀導演電話,《人在江湖》這部戲劇本終於定稿了,六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明天,劇組主創們約在導演的工作室碰個頭,正式進入到拍攝前的籌備工作中。

好在他現在正在拍的這部《萍蹤俠影》已經拍了三隻之二了,剩下的戲份都在京城的懷柔影視城和京城附近的十渡拍攝,估計頂多還有一個月就能完成,並不影響新戲的準備。

說起來張一謀導演這部新戲劇本幾易其稿,也是一波三折。早在拍攝《英雄》時,導演就和編劇李峰、王兵一起討論這個劇本,最初的名字叫《明月.飛刀》。

但導演對這個劇本始終都不太滿意,尤其是《英雄》大獲成功後,導演要求劇本跟《英雄》完全區別開來。比如片中人物不用劍,全部用刀。於是就誕生了以“飛刀門”為核心的故事情節,劇本名字也隨之改成了《人在江湖》,就是李唐當初看過的那個版本。

但只是一個故事的骨架,當具體的血肉填充之後,名字又改成了富有詩意的《風,葉,劍,刀》。這個名字主要是結合劇情來的。

之後因為《英雄》獲得成功的同時又惹來很多非議,集中一點就是光有華麗的畫面,導演不會講故事。尤其在柏林電影節上鎩羽而歸,緊接著又是衝奧失敗後,導演決定改變談電影的方式,不再和編劇李峰、王兵一起閉門造車,而是邀請了十數位年輕作家、導演、評論家到他的工作室來參與討論,請他們對新片劇本提出意見,以作為參考。

令導演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討論幾乎成了對新劇本的“批判會”,眾多參加討論的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評意見,其中最尖銳的就是熱播劇《康熙私訪》系列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的著名編劇鄒敬之,他幾乎全盤否定了這個劇本,還說了一句特別不中聽的話:“每一個人物看起來都太煞有介事了,其實又沒什麼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