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卌八章 (3 / 3)

火車到站後,石柱便扶著石裕氏下車,他們要在徐州轉車前往平原。在站臺上,石柱跟周祥兩人仍依依不捨,他們還互相留了地址,約好以後一有時間就經常走動走動。直到火車快要開動了,周祥才坐回座位,還不忘將頭探出窗外與石柱揮手告別,一直到兩人徹底看不見彼此。

出了站臺,石柱立刻奔去售票處,很幸運,到平原的火車票尚有很多。為了卡上第二天的時間,石柱特地選了夜裡的火車,他花了五塊五毛買了張坐票,又花了十塊兩毛為石裕氏買了張硬臥票這價格對於普通農民家庭來說,著實不便宜。那時買硬臥和軟臥還需出示相關材料,並非想買就能買到,但售票員朝石裕氏看了看,二話沒說,便賣給了他們一張,還是下鋪的。

晚上,石裕氏在候車室熬了很久,一到火車臥鋪上,剛躺下便睡著了,這次她是真的累了。石柱不敢離開,便攥著票,坐在地上,趴在床邊睡了一宿,一直到廣播裡又響起悠揚的音樂才醒來。

最後還好,這趟車只晚點了四十多分鐘,來車站接石柱兩人的柳山秀並沒有等太久。

見石柱攙著石裕氏從出口走了出來,柳山秀立刻就迎了上去,總算等到了,三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柳山秀要去幫著拎行李,石裕氏說道:“山秀啊,這個不勞煩你了,你來扶著大姑奶奶我走走吧,那些個東西,就給我那孫子去拎!”

柳山秀便去扶著石裕氏,邊走邊說:“大姑奶奶,坐這麼長時間的火車,躟了吧?”

石裕氏笑了笑:“是有點躟了,不過躟一點,這心裡頭也高興啊!”

說話間,柳山秀就領著兩人到了一輛轎車旁,從車上下來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小夥子,開啟後備箱,把石柱手裡拎的行李給放了進去。隨後,石柱正想跟石裕氏一起坐在後排,屁股還沒崴進去,就聽石裕氏喊道:“孫子,你坐前頭去,我要跟山秀好好嘮嘮!”石柱也只好坐到副駕駛位置上。

剛坐進去,石裕氏就拍著柳山秀的手說:“山秀啊,這還專門用車來接咱們,讓你破費了!”

“大姑奶奶,不礙事的!”柳山秀笑著說:“您歲數大了,唔家和平啊,怕您坐大汽車顛不舒服,就請老戰友的兒子開車來接您。回頭,唔家和平請他們爺倆吃個飯,您坐著舒坦就行!還有啊,和平怕來車站接你們說不上什麼話,就讓我來了,好陪您說說話,他跟老太爹在老家裡頭等著你們了!”

“你們真是有心了!其實,到了這,我坐啥車都高興!”

“您可是裕家正宗的姑奶奶,好不容易才來一趟,自然要安排得妥貼一些!”隨後,柳山秀指著外頭問道:“您看,這些年到處變化都很大,從平原火車站這裡,您還能找到原來的老家麼?”

石裕氏說道:“都七十多年沒回來了,哪能找到啊!我只記得小時候住在夏津北邊的裕李莊,再往北走個十里路就能到武城縣城;西邊挨著清河,好像是河北的;平原就在東邊。要是沒記錯,聽俺爹說過,平原縣城這離我們那得有五十多里地,中間還隔著一條馬頰河。”

“沒想到大姑奶奶您記得還這麼清楚!是的,這裡離裕李莊不遠,一會就能到!”一路上,柳山秀就陪著石裕氏聊些家長裡短。石柱坐在前頭,一句話都沒說得上這也難怪,今天石裕氏才是主角。

過了一會,路旁忽然多了幾抹杏花,或白色或紅色或粉色,又像白裡透紅、紅裡透白,越往前走越多,無論是房前屋後,還是河邊路旁,各處都是一片杏花的海洋,香氣也由清幽變得越來越濃,及至連人帶車完全被包裹在這香味之中,猶如到了杏花王國。

石裕氏知道,離裕李莊快到了!這正是她記憶中的味道!

在裕李莊,裕老太爺子幾乎一夜未眠,自打進了北洋水師當差後,跟妹妹已經八十多年沒見了,這怎能讓他不激動?!一大早起來,他就讓孫子玉和平換上了身新衣服,儘量讓自己看上去精神一點。這會他正坐在房前等著,眼神卻依舊空洞,看上去沒有一絲生氣,但又像是在思考著什麼。時間在一滴一滴地流著,院子裡莫名地靜,只聽見幾尾麻雀嘰嘰喳喳的叫聲,從這邊的草叢中鑽到那邊,又從那邊鑽了回來。

忽然那幾只麻雀飛走了,裕老太爺子養的那條大黑狗也豎起耳朵吠了起來。

汽車在鄉村小路上緩緩駛來,停到了院子跟前,說來奇怪,當石柱從車上下來時,那條大黑狗竟趴在了地上,不敢再叫。石裕氏則在柳山秀的攙扶下慢慢下了車,一眼就看到了前頭坐在輪椅上的那個人。裕老太爺子見人來了,眼神中忽然就透出了光芒,掙扎著想站起來,怎奈有心無力,只好讓玉和平把自己往前推一推。

兩個老人終於聚到了一起,“俺哥,我回來了!”石裕氏一眼就認出來,眼面前坐在輪椅上這個行將就木之人正是自己的大哥,因為那特徵太明顯了。

裕老太爺子雖是激動,但並未立即說話。他示意石裕氏低下頭,而後伸出乾枯的手撩開她花白的頭髮,朝她脖子後面瞧了瞧,須臾,便噓噓喘喘地說:“是俺珍妹子,真的是俺珍妹子!錯不了,這胎記還在!”見到了石裕氏脖子後頭頭髮根的那塊胎記,裕老太爺子這才確定來人是自己的親妹妹。他之前雖然也很期待,但也有些許擔心,怕是自己孫子為了讓自己走得不留遺憾,在外頭找了個九十多歲的老太太來冒充。

兩位老人加起來已有一百九十九歲,這一刻緊緊擁抱在一起,老淚縱橫。他們做夢都想著能有這一天,但都覺得這已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它卻成真了。

石裕氏一邊哭著一邊說道:“俺哥,沒錯,是俺!八十幾年了,俺總算又見到你了!”裕老太爺子也用顫顫巍巍的聲音說道:“是啊,八十多年了,俺還以為......今天總算又見到你了!”看得旁邊的小輩們眼睛都紅了。

稍微平復之後,石裕氏擦了擦眼淚,坐在哥哥旁邊,握著他的手說:“我在宮裡頭聽說了北洋水師挨日本人打敗的事,你跟俺爹後來也沒有訊息,我以為你們都已經沒了。幾年後,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我就跑了出來,回過家一趟,一看,啥人都沒有了。後來,我就跟柱子他老爹去了海州。”

講到這,石裕氏方才想起把石柱拉了過來,跟自己哥哥介紹道:“俺哥,你看這就是俺那孫子,叫石柱。他呀,都快六十了!”轉而他又跟石柱說:“柱子,快來叫人啊!”

“大舅爹好!”在灌雲,人們按照排行,管父親或母親的幾舅舅為幾舅爹。“唔老奶聽說要來看您,這些天可高興了!我祝您老,多福多壽多健康!”隨後,石柱跪下給裕老太爺子長磕了個頭。

裕老太爺子趕忙伸出手,對石柱說道:“柱子,這使不得!你都幾十歲的人了,腿腳不靈便,不是那些個小孩子,不用行這麼大的禮!快點起來!”而後,他又讓重孫輩、重重孫輩的小的們都過來了,讓孫子玉和平給介紹下。

玉和平和柳山秀的大兒子玉建國、二兒子玉援朝、大女兒玉百花、小兒子玉躍進和大兒媳、二兒媳都來了,玉建國的大女兒裕維文、大兒子裕維化和玉援朝的兒子裕維革也站在一旁。介紹完了之後,他們一起向石裕氏行禮問好,把石裕氏都給樂壞了,連連叫好。

裕家的重重孫輩已經正式認祖歸宗,都將“玉”改回了原來的“裕”姓。裕老太爺子還有兩個女兒,她們嫁在了延邊當地,前些年陸續去世了,這次的事情就只拍了電報通知她們家裡人,沒有安排來人,最主要是那地方又偏又遠,來一趟著實不容易。

小輩們行了禮後,柳山秀笑著說:“知道大姑奶奶要來,我們家這孫子孫女跟您輩分差太大了,剛開始不知道怎麼叫您,後來就讓他們喊您‘老姑太太’吧。建國他們姊妹四個,就喊您‘姑太太’!”

“好,好,叫啥都好!”只見石裕氏這時眼眶又溼了,“看到這些小輩們,看到老裕家子孫滿堂、開枝散葉,我這心裡頭呀,高興啊!”

寒暄過後,裕老太爺子頗為神秘地說:“俺大妹,今天俺還特地請了個人來,是咱們的老相識!”。

“是誰呀?咱們都這歲數了,這裡還有熟人?”

裕老太爺子笑了笑:“等他來了你就知道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