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章 (1 / 4)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也就是石柱從臨沂青峰鎮兵營逃出來的那天,遼瀋戰役開始,由此拉開了人民解放戰爭中三大戰略性戰役的序幕。但彼時,戰爭結果尚無法預料。

九月二十四日,解放軍攻克山東首府濟南,使華北、華東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對國軍而言,整個山東已成一盤死棋,就連海州國統區的國民黨勢力也如驚弓之鳥,紛紛盤算著退卻之策。

又過了幾日,濟南解放的訊息傳到了谷圩,石柱知道,自己已徹底安全了。

此時石柱的腿傷已然痊癒,這天他便去了羅老四家講了羅二薺的事情,羅家二老這才知道自己兒子原來是在板浦被抓去當兵了。

隨後,石柱又拿出幾塊鋼洋,對羅家二老說:“這是二薺臨終前託我帶回來的,麻煩你們交給二薺媳婦吧!”石柱實在不忍看到羅二薺媳婦姜氏痛苦的表情,留下鋼洋後便離開了。

石柱的突然出現在村裡瞬間炸開了鍋,人們都驚奇他是如何回來的。隨即,彭小四、瞿大虎、揚晉、代長河、談三民、柳福、姜立同和夏冬至各家人皆紛紛前來詢問訊息,石柱只能如實回答了一個冷冰冰的答案:他們都在逃跑時被亂槍打死了!

在這些被槍殺的人中,姜立同還是羅二薺媳婦姜氏的親弟弟,這對姜氏可是雙重打擊。

知道石柱回來後,村裡有個人心裡著實害怕,那就是丁老爺,當初正是他在背後搞鬼,石柱才被國軍抓去當兵,沒想到石柱能活著回來,他非常害怕石柱會報復自己。此時伊山已經解放,丁老爺沒了侍長官這一靠山,也沒有共產黨庇護,便躲在家裡不敢出來。

但是石柱並沒有去報復丁老爺,“不用我動手,等我們這徹底解放了,有共產黨撐腰,鄉親們自然不會放過他的!我估計啊,也沒幾天了!”石柱去看張半仙時,提及這個話題,他說了這番話。

果然,一個多月後,遼瀋戰役勝利結束。四天後,淮海戰役開始,國軍開始向徐州收縮兵力,主動放棄了海州和連雲港港口,不日,海州地區全部解放。緊接著,谷圩村百姓就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向丁老爺、劉老爺和大戶人家“要土地”。數千年來,農民何曾有過今天這般地位!

谷圩村的幾個地主人家平日裡倒沒怎麼欺壓百姓,並非罪惡不赦之輩,因而除了土地和那堵被推倒的院牆,人們尚未過多為難他們。但他們依然害怕,像只麻雀一樣縮著頭躲在屋裡。

在土改運動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為全力支援淮海戰役前線,灌雲縣成立了支前總隊,縣委、縣政府號召“一切為了前線,一切服從前線、一切服從後勤”,以最大的熱情,全力以赴支援前線。

石柱得到訊息後,也有意去參加支前,便同家裡人商量著。

“柱子,去支前?這是好事啊!你打算幹什麼?”

石柱滿臉高興地說:“俺老***十年前,日本鬼子打海州那時間,我跟祝懷慶幾個人在雲臺山前線抬過傷員,我這回打算先去送擔架,然後留在前線抬傷員,等打完仗了再回來!”

“這個,這,這,反正我不同意!太危險了......”

“你看人家解放軍,為我們老百姓打仗,衝在前線,那個更危險,人家怎就不怕的?俺們在後方替前線出點力,那也是應該的!”石柱的臉一下就沉了下來。

“柱子,那不一樣,當兵的,打仗就要衝在前頭。那麼多人去抬擔架,不差你這一個!”

“俺老奶,要是都像你這麼想,都怕,那不就沒有人去了麼!”

“我不是怕!要是沒人上戰場,沒人抬擔架,我第一個把你送上去!關鍵現在有那麼多人去,不用你再去冒那個險了。咱們可以推小車去送糧食,哪怕是在家把地種好,多種些糧食給解放軍,也是支前!”

“俺老奶,你這個就是小農思想,沒有一點大局觀念!”

“咱就是普通老百姓,沒有那麼高的覺悟。咱圖個啥?不就圖一家人在一塊堆平平安安的麼!我都奔七十上數了,哪怕今晚一覺睡過去,我也活夠了。你再看看兩個小孩,看看思恩,你要是去蹚那個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叫他們娘仨怎麼活?”

“俺老奶,人家解放軍也有家有小的,不也照樣上戰場麼!我不跟你講了,還是看思恩怎說。”說罷,石柱把臉掉向了季氏。

季氏肯定不希望石柱去冒這個險,她一直在旁邊聽著兩人的爭論,沒有吱聲,聽石柱這麼一問,才說道:“他噠,俺看,還是奶奶說的有道理!你不在的這半年多時間,俺天天都害怕,害怕你回不來了。你回來了,可俺還是怕,怕哪天一睜開眼你又走了。”季氏這時抱起了兒子,又把石爍摟到身邊,“現在總算盼到解放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這兩個孩子可怎麼辦啊!俺就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

聽了這話,石裕氏卻先笑了起來,“柱子,你看,還是人家思恩說的好!”

石柱看媳婦也不同意自己去前線,便有些遺憾地說:“那我不去抬傷員了,我去推小車,送糧食,總可以吧?”

“這就對了嘛,柱子。不過,去送糧食也不許送到前線啊,咱就送那種中、短途的!”

石柱也知道,自己再不是十年前的自己了,那個時候除了老奶外,心中再無其它牽掛,或者說再無其它羈絆。而現在,自己有媳婦,有一雙兒女,需要牽掛的事情太多。自己既要報答救星共產黨,出一份力,更要照顧好家人。

“那中,我心裡頭有數了,明天就去報名!”經過一番思考,石柱最終還是“妥協”了。

第二天石柱起了個大早,又邀上張半仙的孫子張大毛和村裡其他幾個小夥子,報了名後就跟著隊伍到了湯溝糧草站。

“解放區的天是明朗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