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2 / 3)

老石頭遂把石柱脖子上掛的玉墜摘了下來,掛到季家小女娃脖子上,還說:“這回來得匆忙,也沒有準備啥東西,這個玉兔墜子是一位高僧所贈,柱子打小就帶著它。你家女娃屬兔子,正好把這個送給她,就當是見面禮吧!”

石裕氏又拿出一些彩色絨線給娃子繫上,這是從老家那邊專門帶來的,明天就是五月端,本來是打算給石柱系的,現在正好送點給女娃子。

季栓子丈母孃接過絨線後說:“這東西好啊,明天洗個艾葉香蒲澡,戴個十天半個月的,剪下來後再掛到花上,等到七月初七這天讓喜鵲銜去,給牛郎和織女搭鵲橋!”

風清雲這時拿出了紙筆,先將兩個娃娃的生辰八字寫了下來,邊寫邊說:“女娃屬兔,柱子屬雞,卯為日出,酉為月出,日出為明堂,月出乃玉堂,兔配雞可謂是日月合碧,姻緣美滿哈!”隨後,他又留了兩家的地址,互相交給對方家裡,以便日後相認之用。

諸事完畢,屋裡所有人都高高興興的,就連那女娃子嘴角都笑咪咪的。女人們酒喝得少,飯也都吃飽了,便在一旁聊天,三個男人又繼續喝起來,也不知道喝到什麼時候方才睡下。

第二天便是端午佳節,這天天氣有點陰沉,像是要下大雨。不管這世道怎樣,也不管誰跟誰打仗,老百姓始終還是要過日子的,這節日裡,老祖宗留下的習俗不能變。

天剛矇矇亮,女人們就起來包黍米粽子,放個紅棗進去,包成三角形或者四角形,煮的時候往鍋裡放幾瓣大蒜,再煮點雞蛋,等到栓子他們起來後,也正好趕上吃粽子了。石柱還沒等粽子全部出鍋就拿了一個,嘴吹一吹,兩隻手掂來掂去,總算是把粽葉給扒開了,嘴裡吃著粽子又去撩他的“小媳婦”玩了。

老石頭和風清雲吃了早飯、收拾停當後就準備出發前往徐州道,石柱這幾天和季家女娃在一起玩得久了有點捨不得走,不過他又想早點回家和小夥伴玩,於是半情半願才跟著上了馬車。季栓子和他丈母孃出來送行,他媳婦抱著女娃也跟在身後。

臨走前老石頭跟栓子一家說:“多謝這幾天的招待,十六年後,俺們家柱子一定會來迎娶你家女娃子的!各位保重了!”這時栓子丈母孃說:“老哥,一家人我就不說兩家話了,回去路上小心點,一切順利,俺們等著你們隨時再來!”風清雲和妮子騎上馬也都雙手作揖道別。隨後,老石頭駕車而去,石裕氏在車上和季家一家人揮手道別,直到拐個彎後看不見了才將手放下。

石、季兩家雖有這十六年的約定,可生逢亂世,誰又能知道十六年後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老石頭一行人離開芒碭山後便一路向東,加快了行程。剛過了晌午,他們就趕到了徐州銅山。老石頭讓石裕氏和妮子帶著柱子在路邊候著,他和風清雲帶著字條直奔徐州道辦公廳而去。找到了管事的後,老石頭便把永城帶來的字條遞了上去,又說明了原委。

那管事的看完字條後抬起肥胖的頭,面露難色說道:“你這蛇是在開封道內抓的,懸賞告示也是開封道出的,怎麼讓我這邊給?真是莫名其妙!”

這時風清雲先站了起來,說道:“可是那邊說了,懸賞告示上說是要到俺們所在地來領賞,這當然是要這邊給了!”

那管事的又說:“什麼告不告示的,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我們這,政府都換了好幾茬,那告示對我們早就不管用了!”那管事的呷了口茶繼而說道:“再說了,光憑這字條,誰能證明這蛇就是你們抓的?這要是有人得了這字條來冒領的怎麼辦?”

聽了這話,老石頭氣不打一處來,走到前面就說:“憑什麼?就憑我手裡這張蛇皮!幾年前我兒子、兒媳婦為了抓著蛇丟了性命,當年,豫州道吳長官和馮督軍還專門差人去海州到俺家表示慰問,現在才過了幾年,這官府怎都變成了這樣不講理了,推來推去的!”

那管事的聽著一說,手拍桌子站了起來:“你們這些刁民,竟敢這樣頂撞官員、誹謗政府,真是不想活了!你們馬上給我滾出去,不然把你們都抓到牢裡。”說罷便讓手下人將老石頭和風清雲推出了門外。

這時一直在管事旁邊個子稍高點的人走了出來,這人像是那管事的秘書,他讓底下人先停下,又進去和管事的胖子說:“長官,您先消消氣。現在這形勢您也清楚,南京那邊和北京的張大帥你來我往的,吳將軍已經被打跑了,奉軍已有潰敗之勢,北伐軍隨時都能再打過來。現在蔣介石、汪精衛和北邊的張大帥都在拉攏馮將軍,不管怎麼樣,徐州道遲早會落入馮將軍手中,雖說我們是文官,不管政府換了誰當家都要用到我們,可到時候馮將軍要是知道這件事情,只怕我們吃不了兜著走。”

那管事的想了想,問道:“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

個子稍高的那人回答到:“長官,我看不如隨便給他們點大洋打發走得了,不管將來誰打來,我們能有個交代就行。這錢又不是咱們的,捂在我們手裡又不能下蛋,給上峰省這錢我們也撈不到好處,說不定上峰明天就被打跑了!”

管事的又問:“你看給多少合適?”

那個子稍高的一看就是個會察言觀色的主,遇到最終做決定之時,肯定不會再自作主張地說具體數字了,於是回答說:“給多少,這事長官您說了算!”

那管事的又呷了口茶,伸出兩根手指頭說:“那就給個二百大洋吧,不少了!”

個子稍高的忙回答到:“是,是....,我這就去辦。”說著就走出了門外,帶著老石頭和風清雲辦了手續,領了大洋。

老石頭和風清雲在沒來辦公廳之前,石裕氏就跟他們說了,這官府辦事向來只會推來推去,賞錢定然不會全給,他們來的目的主要是給兒子和兒媳婦報仇,賞錢能拿多少是多少,即便拿不到,也千萬不能和官府死槓,以免惹來麻煩。

老石頭和風清雲兩人心裡早就有數了,現在既已得了二百賞錢,自然不會再糾纏,忙對著那個子稍高的人說:“多謝長官幫忙!”

那人回說:“你也不必謝我,你們也算是為民除害,這些本來就是你們應得的,只是我只能幫到你們這點了。”出了院子那人又說:“你們趕緊回家去吧,路上可要當心點,小心遇到土匪。這年頭天天打仗,說不定我們這邊明天就換了主了,還是當老百姓好,吃飽肚子就行,啥事都不用管。”

這人雖精明,可他卻不知道,打起仗來,受苦的永遠是普通老百姓!

老石頭和風清雲回來後將原委向石裕氏和妮子講了下,石裕氏說:“拿到多少是多少,人沒事就好!”這時已到下午時分,石柱嚷著要吃東西。路上時,幾人只吃了點東西墊墊肚子,這會也都感覺餓了,便找了個飯館吃點面,昨晚酒勁還沒有完全消掉,這會都不想喝酒。

飯飽之後終於要到離別時刻了,老石頭將大洋分出一半交與風清雲,風清雲則說:“老弟,俺來這並不是為了賞錢的,現在既然已經給侄兒、侄媳報了仇,俺們也就大功告成了,這些個錢你留著吧。”

老石頭和石裕氏則不依:“若不是兄長相助,這仇估計永遠也報不了了。只望兄長莫要嫌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