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龍!?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其中的含義卻讓我與春亭深思良久。
鎮的本義為對物體施加壓力,常用於鎮守、鎮壓。
那這龍呢?
難不成這千佛寺內還藏有一條能夠施雲布雨的真龍不成?
法如沒讓我們等太久,只見他一改剛才的慈眉善目,手持禪杖宛如天神下凡金剛怒目,看著我們不怒自威。
“你等都是宿命之人,我觀你二人剛才聽我說到祖龍之時,反應雖有疑慮但並不震驚,想來早已知曉祖龍嬴政當年到底做了什麼,說話倒也不必遮遮掩掩。”
春亭忽然開口,語氣中居然對法如透露出一絲恭敬。
“祖龍嬴政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鑄成十二金人,鎮守神州。”
我大吃一驚,想要攔住春亭所說,而他脫口而出語速甚快,即便我現在將其攔住也無濟於事。
春亭為人一向行事謹慎,而祖龍所為事關神州安危,他為何會對這不知根底的老和尚直言不諱,這實在是讓我想不通。
春亭看著我,在法如面前毫不避諱。
“我好像想起了什麼,在大師面前不必遮掩。”
而法如聽到春亭所說後面色如常,果不其然,看來他也早已知曉當年祖龍所鑄十二金人的真實目的。
我實在是忍不住好奇,起身看向法如,態度同春亭一樣謙遜有禮。
“這千佛寺與禪宗六祖的傳承莫非與這十二金人有關?”
法如卻搖了搖頭,捻著鬍鬚慢慢的為我們解釋。
“此處與十二金人並無半分關係,真要算起來,此處其實與祖龍也並無關聯,倒是與其手下一員大將關係匪淺。”
“是誰?”
“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蒙恬?”
“正是蒙恬將軍!”
既然春亭說對法如不必遮掩,想來是他的記憶中此人可以相信,那法如所說便不會是信口開河,可是為什麼會是蒙恬?
從此前春亭在金陵的講述之中,我清楚的記得,蒙恬正是戰國末年之時,威震天下未曾一敗的赫赫殺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在為秦昭襄王掃平天下統一的所有障礙後,隨著鬼谷的神秘失蹤,他同樣詐死隱世,等到他再度出世之時,已經換了一個身份,從此世間再無人屠,而是多了一名在秦帝手下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的大將,多了一名真正做到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的一代名將,蒙恬。
在秦帝統一六國後,蒙恬自榆中至陰山連設三十四縣,渡過黃河,佔據陽山,同時修築了那西起隴西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在明面上為防禦工事,遏制了匈奴的南進,而在暗地裡,春亭曾經隱隱猜測,這長城應該是與龍脈有關。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