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型精鐵的出爐,李諒祚決定推遲火炮試射的時間,先鑄造新型的鐵炮,如果真的能夠鑄造成鐵炮的話,這無異於又是一個好訊息,鐵炮的成本可比青銅炮要低得多,而且還更加的耐腐蝕,重量也輕方便運輸……
“快去將鑄炮的模具拿來,我們就在這裡鑄炮,這一爐鐵水應該可以鑄造出兩門鐵炮來。”金伯航對手下的人說道。
在李諒祚等人的注視下,有金伯航親自上手進行澆鑄,對火炮的澆鑄可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在這種原始的條件下,一門火炮的成敗主要決定於兩個細節,第一就是火炮的模具,第二就是火炮的澆鑄;澆鑄時必須使鐵水處於最佳的狀態,而且必須要一次性澆鑄完後,否則這門火炮就廢了。
對於澆鑄火炮金伯航已經十分熟練了,這麼多年火器研技署澆鑄了不下上千門火炮,雖然這些火炮絕大多數都是失敗品,但是金伯航等人已經摸索出了火炮澆鑄成功的方式;澆鑄只是鑄造火炮的第一步。
在澆鑄完成以後,金伯航對李諒祚說道:“陛下,這第一步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等冷卻以後看看有沒有產生空隙,然後進行打磨……最後在加裝上望山、照門;還要進行大量的試射才能夠保證火炮的質量……”
李諒祚點了點頭說道:“如果這種精鐵可以到話,你一個月能夠造出多少門火炮?”
“如果精鐵供應足夠的話,一個月造出十門應該沒有問題。”
“好,鐵炮先進行試驗,這兩門炮在冷卻以後,要趕緊完工,朕就在這裡等著,與青銅炮一起進行試射。”李諒祚說道。
“陛下,這恐怕需要十幾天的時間。”金伯航向李諒祚說道。
“沒關係朕可以等,正好利用這幾天的時間好好看看這火器研技署……”
在兩門鐵炮製作的期間,李諒祚參觀了火銃的製造廠,火銃的製造已經成流水線作業了,為了解決火銃容易炸膛的問題,雖然火銃選擇的還是用鐵打造,但是打造方式已經完全改變了,現在的火銃是由兩層鐵皮組成的,第一步先將第一層鐵皮捲成鐵管,將縫隙澆鑄打磨,第二步在這層鐵皮的外圍還要在捲上一層鐵皮,然後用鐵水將兩層鐵皮之間的縫隙澆鑄起來,最後再對鐵管的內外進行最後的打磨……
鐵管是火銃最為關鍵的部位,在製成鐵管以後其他的就好說了,這樣的製作方式可是比鑽孔的方式快多了,看著一根根鐵管被捲起來,李諒祚向金伯航問道:“這火銃的產能如何?”
“稟陛下現如今一天能夠作出二十到三十杆火銃,一個月能夠產出一千杆左右。”金伯航向李諒祚說道。
“這一杆火銃大概要多少錢?”李諒祚繼續問道。
“稟陛下,粗略估計不會下二十塊銀幣,不夠如果大規模生產的話,這個價格還可以繼續降低。”金伯航對李諒祚說道。
“先不要急著大規模批次生產,在挖掘出火銃的最好效能以後在大規模生產不遲,先生產出五千杆來……”
“是,陛下微臣記住了……”
“對了這種火銃的射程如何?”李諒祚繼續問道。
“在一百步到一百一十步之間,有效射程也就在七八十步,我們用的是鉛彈,再遠了就開始飄了……”金伯航對李諒祚說道。
對於金伯航說的這些,李諒祚也是知道的,李諒祚想了想以後說道:“去給朕拿紙和筆過來。”
在紙和筆拿來以後李諒祚向金伯航再次問道:“你們造的這些火銃的口徑都是相同的吧!”
“陛下,這口徑是什麼?”
“口徑就是你們造的這個鐵管內部,怎麼說呢!就是這個地方是不是一樣的。”李諒祚邊說邊拿了一根鐵管。
“用的都是一樣的模具,當然是一樣的口徑。”金伯航說道。
隨後李諒祚在紙上畫了一個圓錐形的米尼彈,李諒祚將畫交給金伯航說道:“你拿著這個圖紙,將所有的鉛彈都做成這個樣子,中間這個位置是空的,而大小要正好可以放進槍膛內。”
“槍膛?”金伯航有懵了。
“就是火銃管……”
“微臣明白了,陛下您還老實發明些新詞幹嘛!”
“趕緊做吧!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在李諒祚的指揮下,金伯航對火銃有進行了一番改造,新改造的火銃被李諒祚成為鳥銃(火繩槍),雖然還是前端裝藥的滑膛槍,但是這已經是長足的進步了,最終這種鳥銃被定型量產,至於之前造出來的火銃全部充當試驗品,鳥銃的出現將會讓夏軍正式步入火器和冷兵器交替的時代。
在十天以後兩門鐵炮已經制造完畢,鳥銃也做了一百五十杆,由於鳥銃的製作比原本的火銃要複雜,在加上工匠不夠熟練,因此產量不高能夠造出一百五十杆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在這些都準備完畢之後,火器的最後試射工作即將展開,為了測試火炮的威力李諒祚特意下令按照夏軍城防的標準修築了一道經過特殊加固的城牆。
“陛下,這是按照你的要求修建的城牆,用來測試火炮,那邊的靶子是用來測試新型的鳥銃的。”金伯航向李諒祚彙報道。
“先試射火炮吧!裝實心彈然讓朕看看威力如何?”李諒祚下令道。
“陛下,這實心彈微臣做了四種,一種是球形的實心鐵彈,第二種是散彈、第三種是開花彈,最後一種是防照鳥銃的錐形彈(米尼彈)做的新型實彈。”
“行啊!這麼快就學會舉一反三了;試射吧!先用實心彈。”
“是,陛下有令試射開始,第一發裝填實心彈……”
“點火……”
“轟、轟、轟、轟……”
一陣炮火硝煙散去之後,在遠處的城牆上留下了一個個的彈坑,火炮巨大的威力震驚了李孝仁等人,但是李諒祚的臉上卻十分的平靜;接著有試射了散彈、開花彈和錐形彈,其威力也相當的可觀。
在火炮試射完畢以後,開始了鳥銃的試射,試射直接使用新型的錐形彈,而且將靶子換成了一群山羊,並且在李諒祚的要求下采取了三段擊的方式,每五十人為一隊,進行連番射擊,距離有兩百步開始,從遠到近;新型的鳥銃加上錐形彈,兩百步的距離足矣對山羊造成極大的殺傷力。
新式火炮和鳥銃的試射取得撤圓滿的成功,這麼多年來李諒祚在火器上的大量投入總算沒有白費;對於夏軍來說新的戰爭方式已經開啟了,而且是走在全世界前列。
第一更來了,有票的支援一下吧!感謝書友6054的四張推薦,書友活躍的三張推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