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完畢以後,李諒祚對金伯航說道:“朕再給你一個建議,將火藥全都做成小顆粒,然後用油紙包成一小袋,這樣士卒用火藥的時候,一次用一包,也不會因為倒多了造成炸膛,火炮也可以如此……”
“陛下聖明,微臣稍後就去辦……”金伯航大喜說道。
在看完火器試射以後,李諒祚將李孝仁、李秉常二人叫到身邊問道:“火炮和鳥銃的威力如何?你們兩個有何感想?”
“父皇,火炮如此巨大威力,如果放到戰場上一定所向無敵啊!而且火銃的射程要遠遠高於弓弩,火藥和彈丸攜帶方便,可以維持長時間的持續作戰,要是這兩種新式武器能夠列裝我夏軍,我軍將所向披靡。”李秉常十分興奮的說道。
“陛下,火器雖然威力巨大,但是同樣隱患也不小;火器對後勤的依賴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沒有充足的後勤保障,恐怕根本無法大規模運用火器。”李孝仁一眼就看出來了裡面的弊端。
“還是皇兄的眼睛毒啊!一眼就看出來了火器的劣勢;現如今火器的產量還不高,不可能全部列裝所有的大軍,所以只能列裝少量的精銳部隊。”李諒祚說道:“常兒你不是一直想要知道朕為什麼將你留在帝都嗎?這就是朕將你留在帝都的原因。”
緊接著李諒祚有繼續說道:“朕已經接到了準確的情報,大宋王朝已經和塞爾柱帝國勾結在一起了,雖然我們與大宋正在進行談判,可是宋軍已經在開始備戰了,另外在西方的塞爾柱帝國也將大量的兵力囤積在邊境地區,大有再一次北伐之勢。”
“父皇的意思是?”李秉常試探性的問道。
“在中原由武兒主持對付大宋朕不擔心。”李諒祚看了李秉常一眼說道:“這西域朕打算派你去,朕給你十萬西征大軍,另外配屬三千杆火銃和二十門火炮前往薩末鞬,朕會下旨讓安西大都護李察罕配合你,在中原俘虜的那二十萬宋軍戰俘,朕給你一半你可以一併帶去,朕相信你有辦法讓他們為你效力的。”
“兒臣領命。”李秉常立刻跪在地上接旨道。
“大軍一個月以後出發,你就留在這裡監造火銃和火炮吧!到時候朕會讓浩兒率領大軍與你在西涼府會師。”李諒祚說道。
“父皇,兒臣有個提議不知父皇能否恩准。”李秉常說道。
“有什麼話儘管說。”
“父皇,這一旦開戰前線所需要的火藥巨大,兒臣向能不能帶一批工匠過去,可以在西域就地配置火藥,而且還能夠製造各式彈丸,如此也能減輕我大軍的後方供給。”李秉常說完後看了李諒祚一眼。
李諒祚經過慎重的考慮以後說道:“工匠就不必了,在這一兩年之內,塞爾柱大軍還不會進行進攻,你可以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在俱戰提等地囤積彈藥、糧草和兵器,等開戰之時視情況朕會派人去的。”
“是,兒臣遵旨……”
李諒祚之所以不允許李秉常將火藥配方帶往西域,主要是有兩種考慮,第一種是為了防備火藥洩密西傳,第二是防備李秉常在西域做大,既然李諒祚已經決定要放棄李秉常了,自然不能允許他的勢力過大。
在所有人都離開以後,李諒祚對李秉常說道:“常兒,機會朕已經給你了,如今這大夏帝國的疆域已經夠大了,地盤如果在向西擴張的話,朝廷就有些鞭長莫及了,因此對於帝國在西方的統治,需要有親王坐鎮,也就是說您能從塞爾柱帝國手中,或者其他小國的手中奪下多少地盤,都將會是你封國的疆域,在你的諸侯國內除了要服從朝廷的管轄以外,你擁有充足的軍事、行政和財權,但是有一點諸侯國不得擅自指定法令,而且朝廷會派人監督……”
李諒祚這番話的意思就是在告訴李秉常以後你就要給自己打天下,而李諒祚給李秉常的家底就是十萬西征大軍、十萬宋軍戰俘、二十門火炮和三千杆火銃等等,當然這這二十萬人的糧草將會暫時由朝廷供給,一旦李秉常打下自己的地盤以後,朝廷的供應就會相應的減少;李諒祚雖然只是空口白話,但是對李秉常的吸引實在是太大了。
而且西域天高皇帝遠,李秉常可以完全不再受任何的拘束,這對於李秉常來說是一次重大機會,李諒祚大的那句話也提醒了李秉常,隨著大夏帝國疆域的擴張,很多地方朝廷都不能進行直接的統治,優勢是在邊疆地區,各地的都護府都有著相當大的權力,說是當地的土皇帝一點也不為過。
一個月以後,在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妥當以後李秉常出發了,李秉常走的那天晚上樑洛瑤大鬧了一場,自己的好不容易回來沒有多久,現在又離開了;但是隨著李秉常的離開整個大夏帝國的朝堂也在此恢復了平靜,太子之位的最後歸屬也基本上已經大白於天下了,但是李諒祚並沒有急著冊封太子。
隨著火器研技署製造出來的越來越多的火器,李諒祚開始著手對夏軍的換裝工作,第一批換裝的是駐紮在開封的,由秦王李武指揮的禁衛軍,早已經對火器十分熟悉的禁衛軍團,在拿到新式火器以後很快就上手了,而且逐步的形成戰鬥力;還有裝備火器的就是駐紮在帝都的神機營,神機營隸屬於御林軍團有五萬人,由秦虎親自統帥,是保衛帝都的主要武裝力量。
當然還有一部分火器被送往了西域交給了秦王李秉常,但是交給李秉常的所有火器,火炮最多的時候有五十門,鳥銃最多的時候一萬杆,每報廢一批才會補充一批新的,李秉常利用這些火器加上回回炮和飛彈組建了一個三萬人的火鴉營,這是李秉常麾下最為精銳的李諒祚;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在李秉常西征沒有多久,宋夏之間就達成了《江寧協議》,協議規定大宋王朝向大夏帝國稱臣,奉大夏帝國為正朔,每年向大夏帝國進貢黃金一百萬兩,白銀一千萬兩、三千萬貫銅錢、八千萬石糧草,茶葉五萬斤,絲綢、布匹等等;另外還有賠償大夏帝國軍費價值一萬萬兩白銀的輜重,價格按照市場最低價格計算;另外潼關協定未執行完的賠償,要繼續執行。
江寧協議的簽訂給大宋牢牢的戴上了一道枷鎖,大夏帝國就像是吸血蟲一樣不斷的吸取這大宋的骨髓,按照江寧協議這麼執行下去,大宋將永遠都抬不起頭來。
第二更奉上,有票的請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