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本王手中有四十萬大軍,難道還怕趙覠的區區三萬兵馬不成。”趙顥自信的說道,“本王現在還掌握這主動權,記住本王要的不只是皇位,而且還要接管整個北方的大軍,本王要做的不是弒君篡位,而是清君側,明白嗎?”
“微臣明白了。”孫昌齡有些無奈的說道。
在趙頊回來之後,尤其是被司馬光警告了一次以後;趙顥就知道在自己哥哥的有生之年想要登基為帝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了,但是讓兩人和解更加的不可能;因此趙顥選擇了退一步,既然沒有皇帝之名,那就要皇帝之權吧!現如今對於趙顥來說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已經不是趙頊了,而是趙覠;只有解決了趙覠控制其麾下的兵馬,趙顥就等於剪去了趙頊的鐵翼,到時候趙頊可就真成了一個傀儡皇帝了。
對於接下來的行動趙顥很自信,當然這自信並不是盲目的,畢竟趙顥掌控著四十萬大軍,這些兵馬是趙顥強有力的保障,可是其實趙顥不知道自己這四十萬大軍到底有多少是虛數,其戰鬥力真正如何?其實說是有四十萬大軍,其實能有二十萬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趙顥麾下的兵馬幾乎有一半都是在吃空餉。
這也是舊式宋軍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讓趙顥在家喝酒、玩女人、爭權奪利在行,要是讓他領兵打仗發動政變那就沒那麼在行了,其實趙顥也有計劃,而且計劃很簡單,就是帶兵入宮逼皇帝下召將趙覠的一切官職都免了,然後再將這些官職加在自己的腦袋上,在趙顥看來只要自己定了趙覠的官職,自然也就能夠指揮趙覠麾下的宋軍了。
到了這個時候,趙顥的目標已經十分明確了,那就是趙覠,不過在發動政變之前趙顥還需要自私的思量一番,畢竟趙覠不會自己束手待斃等著自己抓啊!而且趙覠的身邊還有數百名親衛,這些親衛可是精銳當中的精銳,要想解決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趙顥必須要好好的思量一番。
次日早朝天還沒有亮,朝臣們就開始打著燈籠走在上朝的路上;汴梁城的夜市和往常一樣,一些官員經過鬧市區的時候會停留下來買一些簡單的早餐;大宋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每日上朝基本上都是坐轎子,大宋的朝官們每日都會從宣德門的左右兩個小側門前往崇政殿上朝。
當第一名朝官來到宣德門的時候,卻被阻攔了下來;坐在轎子裡的官員向守衛問道:“怎麼回事?今天怎麼不開宮門。”
守衛上來客客氣氣的說道:“回大人話,今日宮門壞了需要繞道東華門。”
“宮門怎麼能好好的就壞了呢!”官員疑問道;“算了,算了,趕緊前往東華門,別害的老夫上朝遲到。”
今日所有上朝的朝官只要是來到宣德門外的全部都被阻攔了下來,整個宣德門在無形中增添了一股殺氣;趙王趙覠騎著戰馬在百餘名護衛的保護下準備入宮,當趙覠來到宣德門外的時候,宣德門的側門卻開啟了。
守門的衛士上來對趙覠說道:“王爺,請下馬。”
趙覠從馬上下來,將韁繩扔給守衛向宮裡走去,但是還沒有進宮門趙覠就停了下來,趙覠感覺到一絲不對勁,今日的宣德門實在是太安靜了,安靜的讓人感到害怕,而且在空氣中還散發著一股殺氣。
趙覠的親衛官上來對趙覠說道:“王爺,情況有些不太對,要不還是先回府吧!”
“不可,在這種時候本王要是逃了,這朝政大權就會完全落入到二哥的手中,到時候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你說我是聽從還是不聽從;所以本王不能退,而且堅決不能退。”
“王爺,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樣你派一個人喬裝出城,讓种師道領軍前來救援,本王先帶人入宮穩住昌王。”
“是,卑職明白了。”
在派人離開之後,趙覠帶著百餘名護衛要進宮的時候卻被守衛給攔了下來,守衛對趙覠說道:“王爺,您的護衛需要在宮外等候。”
趙覠掏出一塊令牌說道:“這是陛下親自賜給本王的令牌,本王有權領兵入宮。”
“這……”
就在守衛猶豫的這一瞬間,趙覠帶人闖了進去,趙覠等人入宮以後,首先要經過一個很大的廣場,在廣場的盡頭是大慶殿,大慶殿是舉行大典的時候所用的,一般很少使用,在大慶殿的後面就是崇政殿,要想到達崇政殿需要從大慶殿兩側的側門進入。
當趙覠一行人走到廣場中央的時候,突然三面的宮牆上站滿了弓弩手,在大慶殿前站滿了長槍兵,昌王趙顥身穿金甲被保護在中間;看到這種情景,趙覠的親衛官立刻下令道:“保護王爺。”
趙覠被嚴密的保護了起來,趙顥拔出寶劍指著趙覠說道:“三弟,只要你肯歸降本王,本王向你保證你依舊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趙顥,你這個亂臣賊子,有膽子你就殺了我,我倒要看看你殺了我以後母后到底會不會放過你。”趙覠憤怒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就不要怪哥哥了。”趙顥說道;“傳令,生擒趙覠者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給我殺……”
“殺、殺、殺……”
趙顥的兵馬如同潮水一般從大慶殿的御臺之上衝了下來;趙覠有些頭皮發麻的下令道:“迎戰。”
百餘名護衛立刻組成一個圓陣緩緩向後退面的宣德門撤去,趙覠想要躲在城門洞內堅持到援軍的到來;由於趙顥要抓活的,所以弓弩手不敢放箭,長槍兵也束手束腳的;趙覠很從容的就撤到了門洞內,此時皇宮的大門以從外面被鎖死了,趙覠等人根本沒有辦法出宮。
趙顥看著趙覠已經成了甕中之鱉,於是對身邊的將領說道:“你在這裡盯著,一定要將趙覠抓住,本王去崇政殿面見陛下。”
另一邊,趙覠的一名親信立刻出城前往位於汴梁城外的大營,种師道在得到訊息以後立刻意識到大事不妙,於是果斷的下達軍令道:“傳令全軍入城。”
三萬宋軍鐵騎以最快的速度向汴梁城內殺去,當騎兵來到城下的時候,守城的宋軍正準備關閉城門;种師道大聲叫喊道:“加速前進,殺入城中。”
在吊橋被拉起的瞬間,种師道率領數百名騎兵已經殺入到城門洞內了,騎兵的速度很快,擋在城門洞內的守城士兵都被撞飛了,入城後,种師道立刻下達軍令道:“奪下城門,將吊橋放下去,迎接大軍入城。”
第一更奉上,求推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