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章 奉義議和 (2 / 2)

“眾位愛卿以為應該派何人議和啊?”耶律洪基再次發揚民主精神問道。

耶律乙辛站出來繼續說道:“臣以為應該派耶律涅魯古為全權議和大使代表大遼與夏國議和。”

耶律洪基一想,耶律重元和耶律涅魯古父子二人都不是好東西,這仗是他們打敗的,這爛攤子也應該他們來收拾,於是耶律洪基下旨道:“傳朕旨意著耶律涅魯古為全權議和大臣,儘快與夏國議和。”

與此同時大宋君臣也接到了夏軍在大同大敗遼軍的訊息,宋仁宗一時之間敢到十分的慶幸,幸虧當初沒有答應遼國向夏國邊境增兵,要不然說不準什麼時候夏軍都打到大宋的境內呢!畢竟大同距離大宋的北部邊界可是很近的。

李諒祚也沒有想到,大同戰役的勝利竟然為以後夏、宋重開邊境貿易,恢復歲幣政策提供了重大的影響,這一次夏國用自己的軍事實力向遼、宋兩國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西夏雖然國小,但是也不是泥捏的。

數日之後,李諒祚接到了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的國書,李諒祚看到國書自己都樂了,因為李諒祚沒有想到耶律洪基竟然會先提出來要議和,如此一來李諒祚在兩國的談判中就贏得了先機。

“陛下,不知您找微臣來所謂何事?”周文泰向李諒祚問道。

李諒祚將國書遞給周文泰說道:“這是遼國皇帝給朕的國書,耶律洪基希望與朕議和,朕打算派你全權議和大臣代表朕,代表大夏國與遼國議和。”

周文泰一聽李諒祚將這麼大的擔子交給自己,於是連忙推脫道:“陛下,臣恐怕難以擔當此任,還請陛下另選賢能。”

“朕相信你能夠完成這次議和。”李諒祚拍了拍周文泰的肩膀說道。

“臣,一定不辱使命。”周文泰表態道;“不知陛下議和的底線是什麼?”

李諒祚想了想說道:“第一:遼國必須割讓天德、雲內、東勝、豐州四州之地,第二:夏、遼以後為兄弟治國,朕可以尊遼國皇帝為兄,第三:遼國需賠償我軍軍費不少於十萬兩,至於其他的你就看著辦吧!”

“是,微臣領命,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周文泰接下聖旨道。

夏、遼兩國在奉義展開談判,耶律涅魯古哪裡是周文泰的對手,再加上李諒祚不斷在增加軍事壓力,奉義議和很快就達成了。

奉義議和條款如下:

第一:遼國必須割讓天德、雲內、東勝、豐州四州之地;

第二:夏、遼以後為兄弟治國,朕可以尊遼國皇帝為兄;

第三:遼國需賠償夏軍軍費二十萬,其中五萬兩黃金、十萬兩白銀、兩萬匹娟、三萬頭牛羊;

第四:遼國每年給夏國歲幣十萬,其中黃金五千兩、白銀五萬五千兩、牛羊三萬頭。

第五:兩國在邊境開設榷場貿易,遼國允許夏國向遼國出售青白鹽。

第六:自合約簽訂之日起,兩國罷兵,夏國送還遼國皇太叔耶魯重元及其部下。

奉義議和對於夏國來說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夏、遼兩國的榷場開起來之後,遼國大量的財富湧入夏國,為以後夏國向西擴張提供了大量的物資。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