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李諒祚在大同一把大火燒了遼國十萬大軍之後,立刻引軍撤往了白道坂,雖然夏軍再一次取得了勝利,可是損失也同樣不小,前後損失了三千餘人,這讓李諒祚心疼不已,西夏人口本來就少,而且這些還都是百戰精銳。
白道坂,夏軍大營內。
“陛下,大同一戰我軍大獲全勝,末將不明白陛下為何不乘勝追擊一舉奪得幽雲十六州。”集辣思義不解的向李諒祚問道。
“遼軍雖然大敗,可是根基未傷,國力依舊強大,這仗要是再打下去對我們會越來越不利,不如趁此與遼國議和,先將眼瞎的好處拿到手再說。”李諒祚笑著說道。
“是,末將明白了……”集辣思義說道。
“李毅最近有沒有興慶府的訊息?”李諒祚向李毅問道。
李毅站出來說道:“沒有任何的訊息。”
“軍師,耶律重元和他的副將押到了吧!”李諒祚又問道。
“已經押到了,現在正關在大牢內。”周文泰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對站在帳中的兩個衛士說道:“去將他們二人押到大帳來。”
很快耶魯重元和他的副將都被押到了大帳內,李諒祚從龍椅上走下來笑著說道:“你們怎麼這麼不懂事啊!竟然敢幫大遼的皇太叔,還不快給皇太叔鬆綁。”
“快、快、快……鬆綁、鬆綁……”
李諒祚走到耶魯重元身邊說道:“皇太叔啊!是在對不起,千錯萬錯都是朕的錯,您大人不計小人過,朕已經知道錯了打算跟大遼議和,再打下去家底可就全沒了。”
耶魯重元以為李諒祚已經被遼軍打怕了,於是端起架子來說道:“哼!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是、是、是……全都是朕的不對,您派人告訴令公子別再來打了,再打下去朕怕連他自己的小命都丟了,畢竟一個大同加上十萬遼軍也沒有令公子的命值錢不是。”李諒祚賠笑臉說道。
“只要你肯答應本王的條件……你剛才所什麼大同十萬遼軍,你告訴本王到底怎麼了?”耶律重元先喜後怒,抓著李諒祚額衣領說道。
李諒祚一把將耶律重元推開,整理了一下衣服說道:“也沒什麼,朕就是在大同放了一把大火,還別說您的兒子命真大,十萬遼軍都被朕給燒沒了,他愣是跑了出來。”
耶律重元一聽一屁股做到了地上,屁股差一點沒有摔成八瓣,可是耶魯重元沒有絲毫的感覺,因為耶律重元內心充滿了震驚,內心對於李諒祚產生了深深的恐懼,自從遼國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以來,遼國就從來沒有受過這麼大的損失。
遼軍大敗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遼國上京臨潢府,大遼君臣被這些訊息給震驚了,遼國上下一時之間人心惶惶,耶律洪基立刻召集大臣議事。
“諸位愛卿,你們看此事應該如何啊?”耶律洪基向眾臣問道。
眾臣互相看了看都不敢言語,耶律洪基於是點名道:“耶律乙辛你說朕現在應該怎麼辦?”
“陛下,如今我軍連戰連敗,皇太叔、耶魯仁先、耶魯涅魯古和蕭遠山他們都是我大遼百戰名將,連他們都的先後落敗了,就連西京大同都被夏軍一把火給燒了,微臣實在是想不出來還有誰能夠阻擋夏軍;如果陛下朕要讓臣獻策的話,微臣只有請陛下下旨與夏國議和了。”耶律乙辛硬著頭皮說道。
“議和,這到是個辦法,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耶律洪基向眾臣問道。
眾臣一看耶律洪基沒有發飆,於是全都連忙說道:“陛下聖明,臣等以為應該與夏國議和。”
耶律洪基是個十足的草包,一看西京大同都被夏軍給燒了,耶律洪基生怕夏軍打到臨潢府來,心中早有了議和的打算,就差下面有個大臣提出來。
“眾位愛卿以為應該派何人議和啊?”耶律洪基再次發揚民主精神問道。
耶律乙辛站出來繼續說道:“臣以為應該派耶律涅魯古為全權議和大使代表大遼與夏國議和。”
耶律洪基一想,耶律重元和耶律涅魯古父子二人都不是好東西,這仗是他們打敗的,這爛攤子也應該他們來收拾,於是耶律洪基下旨道:“傳朕旨意著耶律涅魯古為全權議和大臣,儘快與夏國議和。”
與此同時大宋君臣也接到了夏軍在大同大敗遼軍的訊息,宋仁宗一時之間敢到十分的慶幸,幸虧當初沒有答應遼國向夏國邊境增兵,要不然說不準什麼時候夏軍都打到大宋的境內呢!畢竟大同距離大宋的北部邊界可是很近的。
李諒祚也沒有想到,大同戰役的勝利竟然為以後夏、宋重開邊境貿易,恢復歲幣政策提供了重大的影響,這一次夏國用自己的軍事實力向遼、宋兩國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西夏雖然國小,但是也不是泥捏的。
數日之後,李諒祚接到了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的國書,李諒祚看到國書自己都樂了,因為李諒祚沒有想到耶律洪基竟然會先提出來要議和,如此一來李諒祚在兩國的談判中就贏得了先機。
“陛下,不知您找微臣來所謂何事?”周文泰向李諒祚問道。
李諒祚將國書遞給周文泰說道:“這是遼國皇帝給朕的國書,耶律洪基希望與朕議和,朕打算派你全權議和大臣代表朕,代表大夏國與遼國議和。”
周文泰一聽李諒祚將這麼大的擔子交給自己,於是連忙推脫道:“陛下,臣恐怕難以擔當此任,還請陛下另選賢能。”
“朕相信你能夠完成這次議和。”李諒祚拍了拍周文泰的肩膀說道。
“臣,一定不辱使命。”周文泰表態道;“不知陛下議和的底線是什麼?”
李諒祚想了想說道:“第一:遼國必須割讓天德、雲內、東勝、豐州四州之地,第二:夏、遼以後為兄弟治國,朕可以尊遼國皇帝為兄,第三:遼國需賠償我軍軍費不少於十萬兩,至於其他的你就看著辦吧!”
“是,微臣領命,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周文泰接下聖旨道。
夏、遼兩國在奉義展開談判,耶律涅魯古哪裡是周文泰的對手,再加上李諒祚不斷在增加軍事壓力,奉義議和很快就達成了。
奉義議和條款如下:
第一:遼國必須割讓天德、雲內、東勝、豐州四州之地;
第二:夏、遼以後為兄弟治國,朕可以尊遼國皇帝為兄;
第三:遼國需賠償夏軍軍費二十萬,其中五萬兩黃金、十萬兩白銀、兩萬匹娟、三萬頭牛羊;
第四:遼國每年給夏國歲幣十萬,其中黃金五千兩、白銀五萬五千兩、牛羊三萬頭。
第五:兩國在邊境開設榷場貿易,遼國允許夏國向遼國出售青白鹽。
第六:自合約簽訂之日起,兩國罷兵,夏國送還遼國皇太叔耶魯重元及其部下。
奉義議和對於夏國來說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夏、遼兩國的榷場開起來之後,遼國大量的財富湧入夏國,為以後夏國向西擴張提供了大量的物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