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諒祚和李毅隨著隆泰商行的商隊,從寧遠鎮進入到大宋境內,距離寧遠鎮最近的一個大宋行政單位是岢嵐軍,岢嵐軍是大宋在北部邊疆得到一個重要的軍事重鎮,是大宋王朝防禦北方契丹鐵騎保護太原府和東境汴梁的重要屏障。
李諒祚隨著商隊進入岢嵐軍的轄地後,直接前往岢嵐軍的駐所岢谷城,在岢谷城北面三十多里處李諒祚看到一條由城牆組成的巨龍,在李諒祚前世的記憶力大宋王朝沒有修築過長城,可是今天李諒祚卻親眼看都了,只不過大宋修築的長城不是特別長東西約兩百里左右。
走到岢嵐長城北面不遠處的一個山坡上,李諒祚向岢嵐長城望去,與歷代修築的長城差不多,大宋的岢嵐長城分為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燧(烽火臺)等,岢嵐長城是一個完整的立體防禦工程。
大宋的岢嵐長城與歷代長城大體相同,都是以城牆為主要的防線,以敵樓、關城、墩堡重要防禦點,以烽燧為預警訊號,以營城、衛所、鎮城為支點,組成的一個縱深立體的防禦工事,和平時期大宋計程車卒每日都會對長城進行巡查。
與歷代長城所不同的是,大宋的長城距離短一些,東西長約兩百餘里;但是短也有短的好處,大宋拿下強有力的防禦性武器幾乎成批次的部署在這裡,由於岢嵐長城屬於大宋的軍事戰略要地,所以不允許除了宋軍以外的任何人接近,岢嵐長城在當時屬於大宋的最高軍事機密。
李諒祚站在遠處的山坡上,遠遠的望著岢嵐長城可以隱約的看到城牆的上的一些佈置,由於現在北方的遼國處於內戰狀態,所以大宋的北方邊軍最近兩年一直處於戰備狀態,隨時準備迎擊從北方南下的契丹鐵騎。
李諒祚雖然站的很遠,但是很模糊的可以看到在城牆擺放的投石器、大型的床弩等防禦器,雖然李諒祚看不知道是多大的投石器和床弩,但是可以肯定的事這一定是大宋防禦力最強的武器,面對著岢嵐長城李諒祚陷入了沉思當中。
經過長城關城地咚嚴格檢查,李諒祚隨著商隊越過岢嵐長城向岢谷城進,李諒祚前往岢谷城的路上在腦海中做了一個大致的推演和假設;李諒祚假設夏軍從朔州向南進攻岢谷城,先要攻破的就是在岢谷城北方的岢嵐長城。
在進攻岢嵐長城之前,夏軍先要拔出在岢嵐長城北方的各地建立的烽燧,切斷依託岢嵐長城防守宋軍的預警系統,其次才是派大軍從何時的地方進攻岢嵐長城由關城組成的關口,而最適合的關口就是李諒祚剛剛經過的草城川。
雖然李諒祚不清楚草城川關口宋軍的防禦力量,但是李諒祚將宋軍替換成了夏軍;李諒祚這樣推演草城川之戰,宋軍前期的防禦兵力為一千人,配有投石器和大型床弩個十副,其次有強弩五百把,而夏軍則有十萬大軍進攻,可是由於受到地形的限制,夏軍每次投入的兵力在兩千人上下,這也就成了所謂的添油戰術。
如此進攻夏軍最少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攻下草城川,可是宋軍的援軍最多隻要是三個時辰就可以到達,最多五天之後太原府的宋軍就可以到達,到了那時夏軍在想攻破草城川幾乎就不可能了,宋軍可以依靠岢嵐長城進行長期的防守,如果要不惜代價的進攻,最少也要損失五萬精銳才能攻破岢嵐長城。
當李諒祚推算完了之後,商隊已經進入到岢谷城,這還沒有進入到大宋的腹地,李諒祚就已經被大宋的軍事防禦力給嚇到了,李諒祚越來越感覺到自己這一次來對了,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李諒祚沒有來過這裡,在以後與宋軍的大戰中選擇進攻岢谷城突破的話,夏軍必定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進入岢谷城內,李諒祚直接被拉到了隆泰商行位於岢谷城的分行,馬車在商行的門口停了下來,李毅敲了敲了車門對李諒祚說道:“公子,我們到地方了。”
李諒祚從馬車內走了出來,商行的掌櫃已經在候著了,見到李諒祚後掌櫃的立刻向前行禮道:“公子、先生你們的房間小的已經準備好了,兩位舟車勞頓還是先休息吧!”
李諒祚向四周看了看,在隆泰商行周圍還有好幾家商行,普通商行的作用主要有兩個,第一作為貨物的中轉站,第二零售貨物;當李諒祚下車的時候,商行內的夥計們正在向商行內搬運貨物,這些夥計大部分都是僱傭的當地人,裝貨物的麻袋一般都在一百五十斤左右,這些壯漢扛起來就走顯得十分輕鬆。
雖然這只是簡單的體力活,但是李諒祚也從中看出了些門道,李諒祚向旁邊的掌櫃問道:“掌櫃的,這些夥計都是僱傭的當地人嗎?這樣的夥計好僱傭嗎?”
掌櫃的對李諒祚說道:“回公子話,這些夥計都是當地人,滿大街都是隻要價錢合適很好僱傭。”
李諒祚衝著掌櫃的點了點頭,然後對李毅說道:“李毅,這天色還早,陪朕……我走走如何?”
“公子請。”李毅對李諒祚請到。
李諒祚和李毅二人走在岢谷城繁華的街道上,李諒祚看著周圍對李毅說道:“李毅你看看這周圍繁華的街市,這還只是大宋的邊疆城池就如此熱鬧繁華,如果是中原你說要富庶到什麼程度啊!”
“公子到了中原不就知道了嗎?在說了這裡早晚不都是我們的嘛!”李毅笑著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呵呵笑道:“你說的這話我愛聽。”
隨後李諒祚又對李毅說道:“李毅你注意到沒有,大宋的這些邊民,尤其是成年的壯丁很多,你說說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如何?”
李毅向李諒祚回答道:“剛才屬下觀察了一下,這些人身體素質好不錯。”
“那適不適合當做何事的兵員?”李諒祚又向李毅問道。
李毅立刻說道:“如果讓末將訓練的話,很快就可以將他們錘鍊成一直精銳之師。”
李諒祚點了點頭說道:“問題就在這,你看看這周圍,這裡對於疆域遼闊的大宋來說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大宋人口將近萬萬人,如果拼死一戰的話,可武裝得到兵員何止百萬,甚至可以達到千萬之眾,人人一口吐沫就可以把我們淹死。”
“公子,屬下以為宋軍根本不足為慮,大宋雖然人口眾多,兵員取之不盡,但是大宋朝廷重文輕武,一向都是文官領軍打仗,他們跟白痴沒有說什麼區別。”李毅對李諒祚說道。
 本章完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