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2章 西域 (1 / 3)

其實此行徐晃與張飛所率的軍隊並不算多,畢竟河西走廊雖然有綠洲,但綠洲的面積有限,糧食的產量有限,供養不起多少大軍。

是以,算上徐晃與張飛的本部兵馬,加上之後路過河西諸郡要徵調的兵馬,也不過五千餘兵力罷了。

只不過兩人心中絲毫不懼。

當晚,徐晃與張飛各自巡視了一圈營地之後,兩相對坐,張飛隨身攜帶著一本書,見徐晃好奇,便解釋道:“近日來我特意翻閱了以往關於西域的記載,昔日班定遠率領兩千精兵平定疏勒、安定西域。今我等率精兵五千,何愁西域不定?”

徐晃聽了,對著張飛說道:“昔日班定遠在西域之時,每每出兵平叛,定能得到域中大小諸國的兵力谷糧支援,戰無不勝。後來接任班定遠之職的任尚在西域不施恩德,一味地想要以殺止殺,謀取軍功,雖有兵過萬,亦有敗亡之時。”

張飛聽了好一會兒,總算明白了徐晃的意思,有些不滿的說道:“公明說話未免太過沒意思,你想要勸我不要貪功直說便是,我難道是為了軍功而不顧大局之人嗎?沒你提醒我我還能如任尚一般貪功不成?”

徐晃看了看絲毫沒有壓制音量想法的張飛,心道:“難說。”

不過表面上他則立刻向張飛致歉道:“益德莫怪,的確是我誤會你了,畢竟這是我首次當此大任,心中未免惶恐,益德莫要與我計較。”

張飛道:“看在你如此誠懇的份上,此事就算了,你我同僚這些年,在涼州互相作伴,我的脾氣你還能不瞭解嗎?有話直說便是!”

徐晃聞言立刻應聲,正因為了解張飛,他才在這個時候說起。張飛能聽懂的暗示,其實和直說沒什麼區別。

張飛又朗聲道:“公明放心,我自會幫你的!我們齊心協力,西域些許小丑而已,不足掛齒!”

徐晃也知道張飛並非全然的莽夫,尤其是在作戰時候,有時會想到一些奇妙卻有用的好主意,聞言點頭稱是。

主將和副將達成了一致,一路上他們自武威郡出發,沿途帶上河西四郡早已準備好的兵馬,邊行軍邊將之編入佇列。

安排部屬、訓練陣型……

軍隊的數量也在一路增加。

這一走,便抵達了敦煌郡。

“趙公,這是?”徐晃望著眼前敦煌郡準備的騎兵們,這場面屬實出乎他的意料。

倒不是騎兵們戰力不足或是數量不夠……而是太多了。

敦煌郡本就是河西四郡中人口是最多的,還要勝過東邊的武威郡。

因為涼州地廣人稀,也為了保證涼州的安定,度田的風並沒有吹到這裡。但涼州的底子在這兒了,漢人數量總體有限,等徐晃和張飛看著白髮蒼蒼的敦煌太守趙岐親自帶著他們去見超過兩千規模的敦煌郡騎兵後,心中是無比震驚的。

按照原本的規劃,敦煌郡雖然需要出兵最多的,但也只需要出一千三百兵馬就足夠了,這樣,各郡兵馬結合他們的本部兵馬,五千騎綽綽有餘。

而且自從出了玉門關之後稱得上荒無人煙,且距離仍舊遙遠,很難安排民夫自敦煌郡運送糧草物資,是以還有以羌人為主的近千人負責管理運輸糧草的馬車、驢車等,若把這些人也算上,那就得有六千人了。

可眼下敦煌這邊卻又多了接近一千兵馬——這人吃馬嚼的……原本千人來運輸糧草就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這下又多了人馬。

還是那句話,以涼州各郡之力,即便擁有數年的積累,但所能出兵西域的數量是有限的。

能有額外的兵力,徐晃與張飛自然是高興的。

但派兵只需要拉人就夠了,安排後勤時考慮的就要多了。

敦煌太守趙岐則指著校場中的兵馬笑著說道:“自西域長史府遇襲的訊息傳來,老夫便做好了準備。昔日因為河西道路斷絕,不得不撤出西域。如今重回西域,若是受到恥辱而不作回應……先輩們篳路藍縷所開創出的事業,豈能毀於我等之手?”

“漢家威嚴,不可犯也!”

趙岐繼續介紹道:“除了原定的一千三百騎外,這餘下千騎皆是敦煌各家豪傑子弟自發前來,還望中郎將善用之。”

但輜重的問題仍沒有解決,徐晃問道:“趙公,這輜重……”

未等他問完,張飛就說道:“公明何必著急,趙公既然多準備了隨軍西去的兵馬,焉能沒考慮到輜重的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