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所問,不是均輸法可不可行,而是此二人是否有資格在參與劉辯計劃的另一件事。
沒錯,其實在召見二人之前,均輸法的重新施行便已經定下了,將由曹嵩主管。
在吏治稍稍清明的現在,校事部的人手也在逐漸往地方發展,劉辯不太擔心均輸法失控。
盧植回答道:“唯陛下聖裁!”
他覺得沒有問題。
劉辯開口道:“均輸法之事,朕已交給曹公主持,你二人就不必負責此事了。”
饒是走南闖北這麼多年,麋竺仍被劉辯這麼一句話衝擊地腦瓜子嗡嗡的。
甄儼也是頭腦一片空白。
稍稍頓了一下,劉辯才又說道:“朕對你們另有重用!”
麋竺這才感覺自己的腦子又回來了,心臟砰砰直跳,連忙拜道:“小人萬死不辭!”
甄儼反應慢了點,也立馬錶達忠心。
麋竺和甄儼陪著曹嵩提出來的均輸法,對於劉辯來說,是個意外的驚喜。
劉辯本來只想找來這兩人用他們去探一探地方鹽鐵的底,順便負責一下蜂窩煤的生意。
就算不能將鹽鐵收回國家統一經營,那也可以扶持兩個皇商與之競爭。
鹽鐵之利,他也要分一杯羹。
這還要多謝劉虞提醒劉辯。
今年的幽州為朝廷增加了不少賦稅。
過去幽州因為漫長的邊境下,每年開支很大,有時甚至要用冀州的賦稅來填補虧空。
但劉虞主政以來,安撫百姓,在漁陽郡開發鹽鐵,與鮮卑以外的外族互市。
雖然鮮卑人仍舊襲擾不斷,但在維持軍隊的同時,幽州不僅已經扭虧為盈,能上交賦稅了,糧價甚至低到了八十錢,快到雒陽糧價的一半了。
這其中除了有劉虞施政寬仁的原因,幽州能這麼快恢復過來,鹽鐵之利功不可沒。
而在蜂窩煤方面,其實早前先秦時期,先人們就發現煤相較於木炭的優勢,煤炭也就很快被應用到冶煉的過程中。
隨著兩漢鐵器鑄造行業的蓬勃發展,為了解決在冶鐵過程中,煤粉落到鐵器上給品質帶來影響的問題,這時候便已經有了將煤打碎成粉並與黃土混合,形成煤餅。
只是現階段煤餅還只是被用於冶煉,取暖都少,更別說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劉辯決定讓麋竺和甄儼以此為敲門磚,開啟成為皇商的第一步。
包括蜂窩煤的周邊產品——需要用到鐵的火爐。
這何嘗不是一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呢。
……
麋竺和甄儼離開皇宮之後,直接跟著小黃門去了早已搬出皇宮的三署,取了代表了比六百石中郎的印綬。
甄儼還好,本來作為孝廉就經歷過這一遭。但對於麋竺來說,這就是他新的出身啊,一躍從介乎於商賈和豪強之間的身份上升為了士大夫。
二人離開三署後,興奮不已,乾脆乘著同一輛馬車回程,路上話語不停,全在商議著今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