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帶著吳敦來到縣寺,意外地發現侍御史王允正在此處。
而事情正如陳母所說,王允在聽陳應講述完來龍去脈後,雖然現實中陳氏依舊難脫嫌疑,但內心深處王允卻認為陳應所說俱是真的。
王允同樣出身大族,他明白若是這麼拙劣的謀劃是陳氏做出來的,陳氏絕到不了今日的地位。
也只有並不瞭解豪族中人的臧霸吳敦等人才會相信。
而吳敦在知道臧霸放棄了自己,也沒有如約宣揚陳氏做過事,他不再隱瞞過往,只求一死。反倒從側面證明了陳應的清白。
確認了臧霸曾出現在陳家附近後,剩下的事就好辦了。
兩年前的救災,雖然受限於現實條件,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剋扣貪汙等舉動,但更多的災民因朝廷發放的糧食而得以度過那次災難。
毫無疑問,當初的災民們對朝廷的賑災之舉是心懷感恩的。
當官府的公文發到鄉里亭中,許多百姓開始主動協助鄉吏們搜查沿途要飯的賊人。
如此,第二日就有人發現了臧霸等人逃亡的蹤跡。
臧霸等人為惡多年,雖有勇力,但這段日子以來食不飽,力不足,難以反抗。
“他們在這裡!”
臧霸聽到呼喊顧不得休息,趕緊逃亡……
當日晚上他們就被吏民合力追了一晚上,臧霸等人如無頭蒼蠅般亂竄,滿腦子都是百姓們發現他們蹤跡的呼喊聲。
臧霸也與其他人跑散了,最終打了個半死,輕鬆擒獲。
這時候,天色已經發亮了?
頭昏腦脹之際,臧霸忽然看到了當初那個年輕的自己,胸懷熱血,面對父親被誣陷治罪,慨然劫囚。
但怎麼就落到如今這步田地了呢!
是他逃亡後為了一口飯食第一次搶劫?還是他利慾薰心答應了偽裝的陳遠的要求?
在昏過去前,他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等待他的,將是對他罪行的審判。
王允雖覺得這個陳遠不會再回來了,但還是決定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等上一陣。
不曾想沒幾日便有了驚喜。
昔日許攸在雒陽時頗有名氣,王允曾與他有過一面之緣,他原本還在懷疑這個陳遠究竟是誰,而今終於有了答案。
許攸也認出了王允,他冷笑道:“昔日你王允不懼宦官,我尚能無憾,可今十常侍猶在,汝與之同處一朝,卻忘了初心。落入你手,辱沒了我這大好頭顱!”
王允也是個固執的人,豈會被許攸三言兩語說動,他叱罵道:“你許攸乃漢賊也,今國家力除沉痾,有中興之相,爾輩花言巧語,休想妖言惑眾!”
許攸見王允不吃這一套,執意要將他治罪,心知自己今日沒有幸免之理。
他宗族盡滅,在世間已無牽掛。嘲笑王允道:“看來你也是個只關心仕途的鑽營之人。”
王允不為所動,道:“你當初好歹有些名聲,我不願對你動刑,若你能……”
許攸癲狂地笑著,打斷了王允的話:“爾等前來見我,不就想知道是何人助我成事的嗎?”
“我告訴你,是汝南袁氏!是袁紹袁本初!”
見到王允臉色大變,許攸笑得更歡快了。
他繼續大叫道:“不止呢,還有汝南太守楊琦,你一定知道他出身弘農楊氏,我此前就躲在他們兩家!”